大師講經典
導讀
《湯頭歌訣》為清代醫家汪昂所著,汪昂,字讱庵,安徽休寧人,生于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 年,卒年不詳。
本書為一卷,章節一如《醫方集解》,一歌之出,對方劑應用之理、法、方、藥囊括無余,方義明析,言
簡意賅,音韻流暢,頗切詩章詞意,為醫家臨證必備之書。
補益之劑
四君子湯(助陽)
四君子湯《局方》中和義,
參術茯苓甘草比;人參、白術、茯苓各二錢,甘草一錢,氣味中和,故名君子。
益以夏陳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
祛痰補氣陽虛弭;二陳除痰,四君補氣,脾弱陽虛宜之。
除卻半夏名異功,散,錢氏。
或加香砂胃寒使。
加木香、 砂仁行氣溫中,名香砂六君湯。
升陽益胃湯升陽益胃
升陽益胃湯,東垣參術芪,
黃連半夏草陳皮;
苓瀉防風羌獨活,
柴胡白芍棗姜隨。
黃芪二兩,人參、半夏、炙甘草各一錢,羌活、獨活、防風、白芍炒各五錢,陳皮四錢,白術、茯苓、澤瀉、柴胡各三錢,黃連二錢,每服三錢,加姜、棗煎。
六君子助陽,補脾除痰,重用黃芪補氣固胃,柴胡、羌活除濕升陽,澤瀉、茯苓瀉熱降濁,加芍藥和血斂陰,少佐黃連以退陰火。
按:東垣治療首重脾胃,而益胃又以升陽為先,故每用補中上升下滲之藥。此方補中有散,發中有收,脾胃諸方多從昉此也。
黃芪鱉甲散勞熱
黃芪鱉甲散,羅謙甫地骨皮
艽苑參苓柴半知;
地黃芍藥天冬桂,
甘桔桑皮勞熱宜。
治虛勞骨蒸,晡熱咳嗽,食少盜汗。
黃芪、鱉甲、天冬各五錢,地骨、秦艽、茯苓、柴胡各三錢,紫菀、半夏、知母、生地、白芍、桑皮、炙草各二錢半,人參、肉桂、桔梗各錢半,每服一兩,加姜煎。
鱉甲、天冬、知、芍補水養陰,參、芪、桂、苓、甘草固衛助陽,桑、桔瀉肺熱,菀、夏理痰嗽,艽、柴、地骨退熱升陽,為表里氣血交補之劑。
秦艽鱉甲散風勞
秦艽鱉甲散治風勞,
地骨柴胡及青蒿;
當歸知母烏梅合,
止嗽除蒸斂汗高。
鱉甲、地骨皮、柴胡各一兩,青嵩五錢,秦艽、當歸、知母各五錢,烏梅五錢,治略同前,汗多倍黃芪。
此方加青蒿、烏梅皆斂汗退蒸之義。
秦艽扶羸湯肺勞
秦艽扶羸湯,《直指》鱉甲柴,
地骨當歸紫菀偕;
半夏人參兼炙草,
肺勞蒸嗽合之諧。
治肺痿骨蒸,勞嗽聲嗄,自汗體倦。
柴胡二錢,秦艽、鱉甲、地骨、當歸、人參各錢半,紫菀、半夏、甘草炙各一錢,加姜、棗煎。
按:黃芪鱉甲散,蓋本此方除當歸加余藥,透肌解熱,柴胡、秦艽、干葛為要劑,故骨蒸方中多用之。此方雖表里交治,而以柴胡為君。
紫菀湯肺勞
紫菀湯海藏中知貝母,
參苓五味阿膠偶;
再加甘桔治肺傷,
咳血吐痰勞熱久。
治肺傷氣極,勞熱咳嗽,吐痰吐血,肺痿肺癰。
紫菀、知母、象貝、阿膠各二錢,人參、茯苓、甘草、桔梗各五分,五味十二粒。
一方加蓮肉。以保肺止嗽為君,故用阿膠、五味;
以清火化痰為臣,故用知母、貝母;
佐以參、苓、甘草扶土以生金,使以桔梗上浮而利膈。
1
EN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