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近視其實是個偽概念,近視的形成由環境和遺傳共同決定,但就現在我們國家而言,絕對是環境占主要因素。只要不看書、不學習、不上網娛樂,理論上來說就不會近視,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而且,對于多數家長來說,如果在學習成績和近視發展之間做一選擇的話,很多家長會選擇前者。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你身處現代社會,近視其實很難防,也很難治,多數情況下只能盡量延緩發展。
↑正確的執筆
↑不正確執筆
目前,近視尚無有效治療方法,通過配戴眼鏡矯正視力,仍然是最為簡便、有效、經濟、直接的方法。但是,在孩子是否要戴眼鏡這個問題上,許多家長仍然存在著很多誤區。
誤區1:孩子太小別戴近視鏡
對于近視,不少家長會說:“別讓孩子那么小就戴眼鏡,戴了就摘不下來了。”這種認識是極端錯誤和非常有害的!
兒童正處于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保證完整、健全的視覺,最重要的就是雙眼能同時看到一個清晰的視網膜(眼底)像。近視眼如不及時矯正,長期的視網膜模糊像,一方面會誘發眼軸的進一步加長,使近視度增加,甚至引發弱、斜視;另一方面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表現為對外界新事物興趣降低,生活范圍縮窄,重者影響智力發育。
誤區2:近視眼鏡越換度數越高
青少年時期近視度數增加的原因,除遺傳因素外,最主要的是過重的用眼負擔和不科學的用眼習慣。身高快速發育期,往往近視度數也增長較快。
因此,在科學、合理矯正的基礎上,近視度數是否增加與是否更換眼鏡無關。青少年應每6~12個月做一次視光學檢查,定期監測視力變化。矯正視力過低者須重新驗光,并更換合理屈光度的矯正鏡片。
誤區3:近視眼鏡不能配得太清楚
近視的完全矯正是將近視矯正為正視,用以恢復調節與集合之間固有的正常關系。
長期戴低矯眼鏡,眼睛看近物時不用調節或少用調節,為了維持雙眼單視,兩眼視軸一定要集合起來,這樣調節和集合之間的關系就會發生紊亂。如果使調節向集合靠攏,就要產生過度調節,因而引起睫狀肌痙攣,即人為地增加了近視度數;如果集合向調節靠攏,即向低集合方面發展,會產生眼外肌肌力不平衡,當肌力不平衡不能維持時,雙眼視功能就會被破壞,只靠一眼看物,另一只眼偏向外側,成為暫時性、間歇性、交替性外斜視。對于配鏡度數的高低,驗光師會根據孩子的視功能情況合理決定,家長不要盲目干預。
誤區4:為不戴眼鏡或少增度數而盲信各種“治療”
社會上不斷出現的“治療近視”的儀器、療法(按摩、針灸等),已經讓眾多家長上當、受騙。從科學的角度看,這些治療手段往往對舒緩眼疲勞可能有所幫助,對假性近視的視力恢復有一定作用,而對真性近視(近視眼)無任何幫助。到目前為止,近視最有效的矯治手段仍然是光學矯正——配戴合適的眼鏡。
【兒童節專題】回顧—>有一種胖叫你媽覺得太胖
下期預告:兒童心理(別把孩子逼太苦)、長個問題(男孩的父母最擔心)
陜西省首屆“書香三秦”百姓最喜愛的報刊評選活動 ←點藍字投票
請小伙伴支持,給我們投一票吧
“5.健康養生類”中倒數第二個《大眾醫學》,請打勾
如果給咱們的姐妹刊“3.休閑生活類”中的《上海服飾》也打個勾的話就更好啦
在此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