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法行法,于己于國都有好處
【原文】國無以小與不幸而削亡者,必主與大臣之德行失于身也,官職、法制、政教失于國也,諸侯之謀慮失于外也,故地削而國危矣。國無以大與幸而有功名者,必主與大臣之德行得于身也,官職、法制、政教得于國也,諸侯之謀慮得于外也。然后,功立而名成。然則,國何可無道?人何可無賢?得道而導(dǎo)之,得賢而使之,將有所大期于興利除害。期于興利除害莫急于身,而君獨(dú)甚。傷也,必先令之失。人主失令而蔽,已蔽而劫,已劫而弒。
【譯文】國家不是因?yàn)樾∨c不幸而被削弱滅亡的,就必定是因?yàn)榫髋c大臣自身失去有規(guī)律的行為而被削弱滅亡,官職、法制、政教于國家都有失誤,諸侯君主的謀略計(jì)慮對外失誤,所以就會土地被削減而國家危亡了。國家不是因?yàn)榇笈c幸福而享有功名的,就必定是因?yàn)榫髋c大臣自身有規(guī)律的行為而享有功名,官職、法制、政教于國家都正確,諸侯君主的謀略計(jì)慮對外有所得。然后,功業(yè)立而名望成。如此,治國怎么能不講究道路?用人怎么能不講究才能?得到道路而引導(dǎo)人民,得到賢能而使用他們,對國家的興利除害正是大有希望。希望興利除害沒有比從自身做起更急的了,而對君主就重要。如果興利除害有傷害,就必然是法令有失誤。君主因法令有失誤而受到蒙蔽,因受到蒙蔽而受到威脅,因受到威脅而被殺害。
【說明】不以法行法,就會導(dǎo)致法令有失誤,法令有了失誤,就會導(dǎo)致自身與國家都受到傷害。不以法行法,就會使統(tǒng)治者與管理者自身失去有規(guī)律的行為,失去有規(guī)律的行為就會被削弱滅亡。所以,以法行法,于己于國都有好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