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得頸椎病、腰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的人越來越多了。經常用會兒電腦,就覺得頸痛、肩膀酸,搬個重物又覺得腰部隱隱作痛。我們時不時地會自嘲,我這頸椎、腰椎也太脆弱了吧!這話當然是戲言了,但為什么頸椎病、腰椎病就那么容易發生呢?
實際上,不少人的頸椎痛、腰椎痛,都跟胸椎問題有關!胸椎出了問題,極易導致一系列相關疾病的發生。那么,胸椎為何如此容易出問題?胸椎出了問題,我們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文章導讀
1、從胸椎尋找腰痛、頸痛的原因
2、胸椎靈活度的重要意義
3、視頻教學 |讓胸椎更靈活的方法
從胸椎尋找腰痛、頸椎痛的原因
Ⅰ 案例一:腰痛
王阿姨退休在家,每天都非常忙,忙著買汰燒,忙著照顧孫子,還要忙著打掃衛生。王阿姨原本身體挺好的,但最近這段時間常常覺得腰痛。她去外面按摩店里做個幾次按摩,但疼痛依舊反復。她還自己買了按摩儀器回家,但基本也沒有什么效果。
其實在臨床上,腰痛患者非常多,且普遍治療效果欠佳,這是為什么?我們要知道,人的腰椎其實是沒有什么活動度的,我們在經常會做的扭腰、彎腰、轉身等動作,其實都是把胸椎要做的動作,強加給腰椎。試想,腰椎干了不該自己干的活、出了不該出的力,是不是就很容易惹一身病?
所以,很多腰痛患者的病因并不僅僅在腰,很可能是在胸椎。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應當試著喚醒胸椎的靈活性,讓胸椎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患者也可以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重建運動模式,讓胸椎實現其靈活性,讓腰椎維持穩定性。
Ⅱ 頸痛
頸痛經常發生在白公事白領身上。許多人由于久坐不動,會經常性地作出頭前探的動作,經常一下班就覺得頭昏腦漲,頸肩附近痛得不行。許多人因此會讓按摩師按壓頸肩部,以為這樣就能緩解疼痛,其實吧,這錢花了也是冤枉錢,因為根本沒有治到根本。
我們可以這么想想,長期保持低頭的姿勢,會造成圓肩、駝背、頭前引的體態,這在專業上被稱為上交叉體態。許多人都認為這是頸椎病,就按頸椎病來治療,其實越治越治不好。長期在后頸部、后背部推拿按摩,會使肌肉更加松弛,圓肩、駝背、頭前引也會更加嚴重,頸椎曲度也會逐漸變直。
那么正確的方法該怎么做呢?其實應該要打開胸廓,強化中下斜方肌,同時提高胸椎的靈活度,讓頸椎不那么“累”,那么圓肩、探頭等體態,自然也就會有改善。
胸椎靈活度的重要意義
通過上述兩個案例來看,我們就能發現,胸椎靈活度對我們健康的重要意義。如果胸椎靈活度不足,上則會影響到頸肩,下則會影響到腰椎。由此可見,胸椎真是貫通上下的重要部位啊!那么,你是不是會問,為什么胸椎靈活度會降低呢?
Ⅰ 胸椎靈活度降低的原因
胸椎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活動度下降,而其原因無外乎以下3種:
1)體態不好,這也是最常見的原因。現代人長期久坐,造成圓肩駝背頭前引(上交叉)的體態,隨之也就出現胸椎屈曲過多,及駝背呈“C”型。
2)胸椎和脊柱周邊的肌肉和筋膜的限制,背闊肌、豎脊肌、多裂肌、深層脊椎旋轉肌、腰方肌等的緊繃或筋膜限制,都會減少胸椎的活動度。
3)關節退行性病變,小關節脫臼或胸腔限制等,都是造成胸椎活動度下降的原因。
Ⅱ 上、下交叉體態與胸椎靈活度
從脊柱本身來講,頸椎的靈活性是最強的,越往下,穩定性就成了主導。可以這樣說,從頸椎到腰椎,靈活性要求越來越低,穩定性要求越來越高。 現代人久坐不動,就讓胸腰椎的靈活性更差了。
在第二個案例中我們已經提到,上交叉體態(也就是圓肩、駝背、頭前引),并不只是頸部的問題,“駝背”引起的更多的是胸椎的問題。而至于下交叉體態,也就是當腰大肌出現問題時,其附著的不僅是全部腰椎,也有最末節胸椎的椎體。可見,胸椎靈活度不僅跟疼痛有關,還跟體態密切相關。
視頻教學 | 讓胸椎更靈活的方法
從專業上來講,上胸椎是頸椎的基座,那么,但凡存在頸椎錯位現象的人,基本也可以順勢檢查他的胸椎。舉幾個例子,你可以觀察那些有頸椎問題的人,是不是頸胸交界處有一個頸后大包?他們有沒有駝背的樣子?這些都可以作為判斷的依據。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當我們碰到頸椎痛、腰椎痛等問題時,往往都會覺得,是自己的脖子出問題了,或者是腰出問題了,其實這是不對的!當我們出現相關部位的疼痛時,可以試著從胸椎入手,找找疼痛的原因。
胸椎主導著軀干的靈活性,往上支持肩胛骨,往下則由腰椎維持住穩定。我們會發現,當我們提高了胸椎靈活度后,腰痛、頸痛和肩痛發生的次數都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