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說:中年女明星是最畏手畏腳的一群人。
不敢大笑,怕眼角皺紋太明顯;
不敢素顏露面,照片必須精修,年齡話題避而不談……
精心保養,拼命想要留住“少女感”。
前陣子,馬伊琍43歲生日時,卻公開曬出了一張堪比“毀容”的素顏照。
“老年款”大背心、簡單的發型、素面朝天的臉,再加上從上向下的死亡視角鏡頭:
腫眼睛、斑點、粉刺,一覽無余。
她自己倒是毫不在意:
“我知道,你們喜歡的不是被美顏修飾過的臉” / 馬伊琍生日微博《寫在43》
在寫給自己四十三歲的長文里,她坦言,現在只管“順應自然,熱情而好好地生活。”
時間流逝,容顏老去,似乎從來都不是事兒。
1
馬伊琍的中年從容,底氣何在
這已經不是馬伊琍第一次公開“拋棄形象”。
剛生完孩子時,為了支持公共場所設置母乳喂養室,馬伊琍就發過一張在火車上素顏哺乳的照片。
馬伊琍的“王的蔑視” / 微博
毛孔、斑點清晰可見,普通得就像在火車上偶遇的路人媽媽。
去年年底,馬伊琍又在微博曬出了女兒給她涂眼影的照片,頂著一副“黑眼圈”素顏出鏡。
這厚重的眼妝,神仙也頂不住啊 / 微博
面對馬伊琍的屢次“扮丑”,網友們格外寬容:
馬伊琍的中年從容,多年來收獲的幾乎都是正面評價 / 微博
有人問:馬伊琍,她憑什么?
知醬想說三個字,有底氣。
1991年,馬伊琍15歲,參加了上海電視臺的綜藝舞蹈隊。
那個時候,她就已經能自力更生:賺的錢不僅付清了學費,還能補貼家用;
小時候就很要強 / 《朗讀者》
兩年后,17歲的馬伊琍第一次接觸到電影:在《叛逆大師劉海栗的故事》中飾演女主,拿到了800元片酬。
這次的經歷讓她對影視表演產生了興趣,想要考上海戲劇學院,這時候,距離高考只剩一年。
在父母的鼓勵下,馬伊琍下定決心。
女孩子不比男孩子差 / 《朗讀者》
第二年,她就考上了理想學校,開始了演藝生涯。
只是后來的馬伊琍,不溫不火了許多年。
直到2002年,《還珠格格》第三部中的紫薇一角讓她被大眾熟知;
馬伊琍版的紫薇,雖沒有林心如版人氣高,也還是讓她得以嶄露頭角 / 《還珠格格第三部》
“紫薇”之后,馬伊琍又陸續參演了一系列電視劇:
《喬家大院》里敢愛敢恨的江雪瑛,搭檔戲骨陳建斌,也沒有露怯。
《錦衣衛》里的美女客印月,身世凄苦,一生掙扎。
《七武士》里,再次搭檔“晴格格”王艷,飾演天不怕地不怕的梅小瑤;
2007年,《奮斗》爆紅,馬伊琍飾演的“夏琳”一角也深入人心。
一頭干凈利落的短發,總愛穿吊帶衫,走到哪里都獨立又自信。
特立獨行的夏琳 / 《奮斗》
這么一個性格要強的女孩,偏偏愛上了最好閨蜜的男朋友。
“地下戀”偷偷進行的階段,夏琳每次接到閨蜜電話,聽她談起“男朋友”三個字時,都心情復雜:
抿嘴、遲疑、愧疚、坐立難安、故作鎮定……
處于地下戀情時期的夏琳 / 《奮斗》
網友夸贊,馬伊琍把“夏琳”演活了。
“在那個倔強、為愛迷茫、最后灑脫放手的女孩身上,人們總能看到一點自己的影子。”
“夏琳”之后的十年,馬伊琍邁入40歲。
對于娛樂圈很多女星而言,這是個極具挑戰性的年齡段。
但她又憑借《我的前半生》爆火,一舉拿下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獎。
如果說,夏琳是馬伊琍的青春,羅子君則見證了她十年后的成長。
馬伊琍演藝道路上的兩個重要角色 / 微博
她可以趾高氣昂地炫耀,把男人當成自己的一生寄托;
可以在愛人面前卑微如塵:
經歷打擊,也可以涅槃重生,變成獨立自信的“大女人”:
憑借“羅子君”拿到白玉蘭視后時,馬伊琍說:
“20歲我不會接羅子君這么窩囊的角色,今天我懂了,懂了她的角度,她的慈悲和荒涼。”
十年前,她塑造一個渾然天成的夏琳,十年后,她又用努力和經歷,成就一個羅子君。
去年年末,馬伊琍與姚晨同臺飆戲,在《找到你》中飾演一位名叫孫芳的“中年保姆”。
為了貼近角色,她堅持七天不洗頭,頭發因為過于油膩聚成了一根根“小油條”。
中年保姆馬伊琍 / 《找到你》
然后貢獻了“教科書般的演技”:
孩子得病,沒錢救治,在雨中哭泣。
《找到你》預告片
喪子后,每每想起孩子,神色凄苦;
做了保姆,偷偷抱走女主人的的孩子。
與女主人對峙,眼神里憤怒又惶恐、逞強又無奈……
“你不配當媽” / 《找到你》
觀眾直呼,“完全認不出,這是平時精致干練的馬伊琍”。
憑借《找到你》,馬伊琍拿下了華鼎獎影后、影協年度女演員。
這一年,她42歲。
她在微博里寫:“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從容過好當下。”
少年人的底氣,是年輕,是天賦,是美貌。
中年人的底氣,或許就是馬伊琍這樣:
“是淵博的知識、是過硬的業務能力、甚至是對一樣事物的熱愛。”
馬伊琍哪里來的底氣?
當你一無所有時,這些都能給你帶來自信。
2
敢扮丑的馬伊琍,不止硬實力
前些年,馬伊琍經歷婚變。
一時間,鋪天蓋地的輿論,總繞不開她和文章。
事業上向來強勢的馬伊琍,無數人坐等著看她漂亮反擊。
她只淡然回應:
曾成為網絡流行語的“且行且珍惜” / 微博
有人為馬伊琍感到不值,也有人覺得她寬容到軟弱無能。
馬伊琍有自己的看法:“經營婚姻比婚姻本身更重要,包容彼此的錯誤,是婚姻中的必修課。”
在白玉蘭獎的頒獎儀式上,她甚至感謝了丈夫:
“感謝我的先生文章。在拍《前半生》之前,他非常客觀地指出‘馬伊琍你不能用你的慣性和你的經驗去演戲,’所以我終于意識到一個女演員不可以一直生活在舒適地帶。”
微博上,她也大方承認自己和丈夫是“彼此成就”。
“彼此成就” / 微博
后來接受采訪,記者問她:如果讓你總結,馬伊琍的前半生是什么樣的?
她回答:我一直覺得我過得很開心,我走得每一步都是我努力過的,沒有遺憾,沒有后悔。
那生活和感情呢?
“是,如果重新來一遍還是這樣的。”
知醬并不是說,伴侶出軌就應該像馬伊琍一樣,選擇原諒。
無論是離婚還是和好,都聽從內心的想法。別人的眼光,其實無足輕重。
最關鍵的是,你是否清醒地預知每一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后果,并為此負責。
在馬伊琍寫給自己43歲的信里,有這樣一句話:
“ 四十多歲,知道凡人和事,沒有永恒不變,一念陰陽。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時光。”
對待衰老,她也無比坦然。
女人的黃金時代是多少歲?
她的答案是,40多歲。
四十歲的馬伊琍,比以往更自信 / 《圓桌派》
四十歲,“經歷過一些東西,有許多感悟,正處于思想最豐富的一個階段。”
時間給人留下太多印記,有人只看到了衰老,馬伊琍卻愿意把它們沉淀為“閱歷”。
家庭上,她越來越懂得怎樣“當媽”。
不再任性、收斂棱角。
教育女兒,不是一味地向女兒提出要求,而是“反省自己,一起成長。”
事業上,她能更深刻地體會角色,對“演員”這個職業有了越來越多的思考。
談到年輕演員整容時,她很痛心:“不打磨演技,把自己整得千篇一律,讓人一眼就能看穿的美貌毫無意義。”
年齡、外貌,并不是成為一個“好演員”的障礙。
“重要的是對自己有信心。”
有很多小孩喜歡藝術,沒有讀大學、直接去讀了藝術專業的中專,她為之惋惜:
“在這一行26年,看到太多太多被家長耽誤的孩子。”
她會發長微博勸他們:眼光要長遠,多讀書。
“扎實的文化基礎,會支撐人走得更寬更遠更久,會變成恒久的競爭力。”
有人曾用“有格局”來形容馬伊琍,她就是這樣一個人:
”擁有女人特有的細膩,思考問題時,也有世界的寬度和歷史的深度。”
她43歲,婚姻,家庭、事業,經歷越多,內心就越加豐富。
至于年齡、身份、外貌……從來都不是困住她的理由。
3
“內在的東西,別人搶不走”
馬伊琍曾講,要做標桿,就要跳出明星這個舒適區。
”只有將自己低入塵埃中,融入生活里,才能看到生活的全貌,才能為觀眾呈現更好的作品。”
所以她不介意“自毀形象”。
周迅最近在《圓桌派》中,談到了如今女演員普遍面臨的外貌焦慮:
不能老、不能胖,體態、發型、穿搭,一樣都不能出錯。
放到二三十年前,這根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
比起身材,實力更重要 / 《圓桌派》第四季
追求美麗本無可厚非,可惜的是,很多演員對于外貌的在意程度,已經超過了演技。
鏡頭下,只想著美不美,不關心真不真。
王剛就曾吐槽,現在演技好有什么用?
有應援團嗎?有見面會嗎?有人在臥室貼上你的照片嗎?
王剛吐槽如今的明星根本不需要演技 / 《吐槽大會》
心理學上說:越是缺乏內在的人,越喜歡維持表面的完美。
因為無法通過專業實力獲得認可,只能通過外貌博取關注。
那些真正有底氣的人,反倒很少在意。
影后鞏俐,常以素顏出鏡。
無論是和甄子丹同鏡,還是參加戛納影展后的自拍,鞏俐從來不怕鏡頭把她拍老、拍丑。
“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這輩子做一個好演員。”
朋友圈里也難見有人會發這樣的自拍 / 微博
人到中年的章子怡,在綜藝里卸妝,素顏拍寫真,毫無畏懼之色。
素顏出鏡,“毀容式”自拍,已經是眾多演技派女明星的家常便飯 / 《妻子的浪漫旅行》
兩個月前上映的《哥斯拉2》中,章子怡短發干練。站在人群中,也不再亮眼。
當記者提出來“妝容太簡單”時,她回答:
“我覺得心思可能不在這個上面吧。”
泯然眾人矣的“國際章” / 《哥斯拉2》
演員的成熟,其中一面就在于,不再只追求將美麗的樣貌展現在觀眾眼前,而把演好自己的角色,放在第一位。
《李米的猜想》中,周迅因為要扮演一個胳膊被門夾到的司機,非得自己去拿門擠一下胳膊。
她要體會那個角色在那一瞬間的痛感,對要演繹的那個人物有“同理心”。
結果在過程中出了意外,因為用力過猛受了傷,整個胳膊都被包扎了起來。
因為拍戲夾傷了胳膊
還有一次跟朋友聊天,聊到傷心事,周迅哭了起來。
她一邊哭一邊說:“我要記住這個,我要記住這個”。
朋友疑惑,她解釋,她要記住此刻的情緒,以后拍戲如果有類似情景,她能夠用“同理心”去理解那個角色。
比起外在,“演員”更關心的,是扎實的演技,豐盈的內心。
正如馬伊琍所言:因為只有內在的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這個43歲曬出素顏照的女人,正是有了“別人搶不走的東西”,才有足夠的底氣。
無懼衰老,無懼瑕疵,無懼別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