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退燒”,
湘菜將成下一個爆款菜系?
風靡大江南北的傳統川菜,似乎正逐漸褪去熱度。
縱觀十年發展,川菜已經占據全品牌、全賽道。
繁盛的另一面則是飽和,是新鮮感的缺失。不少餐飲人感慨,川菜品類已經很多年沒有誕生過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了。
所有機遇都加持到“湘菜”,但出湘并非一句簡單的口號。首先必須誕生一批優秀的湘菜品牌,其次,這些品牌必須在全國各地落地生根,成長健康。
但這一切,都需要湘菜要有一系列的正規“打法”:比如解決供應鏈、人才培養等一系列問題。
4月19日,內參君受邀參加了一個發布會:炊煙·嘉豪戰略合作伙伴簽約儀式。
炊煙就是湘菜品牌炊煙小炒黃牛肉,而廣東嘉豪是一家專業生產、經營各類調味品、食品和飲料的企業,擁有“勁霸”、“詹王”、“三番”、“金蟬”等品牌,是中國最主要的青芥辣、雞汁生產廠家。
湘菜出湘,不應該營銷先行嗎?為何要和一家調味品企業戰略合作呢?
帶著這些問題,內參君采訪了炊煙小炒黃牛肉的創始人戴宗,從產品力、組織力和品牌力三方面,解讀為什么要和調味品上游品牌——廣東嘉豪戰略合作,其實這背后是“湘軍”全國發展修煉內功的考量。
炊煙小炒黃牛肉創始人戴宗與華寶大餐飲管理合伙人、廣東嘉豪CEO闕嘉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湘菜出湘,首先遇到的現實困境便是供應鏈的深化,用戴宗的說法就是,“生死供應鏈”。
自我修煉:
為此,早在10年前,炊煙就開始搭建供應鏈體系,開啟標準化進程,如建立包括醬料、味型、預加工食材的標準等,還深入到源頭,建立了第一產業的采購標準。
組織力:
內外合力,共同培養專業人才
憑借快炒突圍的湘菜,對廚師依賴程度比較大,且需要廚師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因此拓展至全國時,人才儲備成了關鍵。高水平的廚師團隊能實現菜品口味的穩定輸出,呈現的地道風味將是品牌差異化的關鍵。
同時,為保證餐廳的可持續運營,餐飲品牌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這背后自然需要專業的研發團隊。
自我修煉:
早在六七年前,炊煙就開始搭建培訓體系——炊煙湘菜大學,來培養人才,適應品牌的高速發展。
這種培養模式跟大學學分制類似,內部大學有豐富、完整的自學體系,包含案例、規范、流程等多項內容,員工可以通過自學,拿到學分,不斷進修、晉升。
外部助力:
外部支持上, 廣東嘉豪有著專業的廚務團隊,能夠為餐廳的日常運營提供切實幫助。
同時廣東嘉豪也在與湘菜名師合作。發布會現場,廣東嘉豪正式簽約聘請了湘菜泰斗王墨泉擔任全球品牌大使。湘菜傳統與消費者洞察的結合,必將有爆發力十足的新湘菜出現。
在未來,廣東嘉豪還將不斷輸出湘菜專業人才,廣東嘉豪、SEG瑞士酒店管理學院集團已經共同成立了嘉豪SEG湘菜研究院,培養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儲備技術力量。
品牌力:
菜系崛起才能不斷賦能品牌
湘菜出湘并非一個品牌的單打獨斗,是整個菜系的全線出擊。
整個菜系的崛起,也將賦能給品牌,推動品牌再拓展,這將是一個有機的循環過程。
自我修煉:
與其他品牌相比,炊煙在打造品牌力上有著先天優勢,可以借助流量時代的紅利,依靠湖南衛視等強勢媒體,實現品牌的快速傳播。
像招牌的小炒黃牛肉,就曾登上過《天天向上》《中餐廳》等節目,并隨著節目的火爆強勢出圈。
外部助力:
湘菜整體勢能的打造上,與炊煙的戰略合作只是廣東嘉豪的首次嘗試,倪浩表示,在未來將開放所有的資源,推動湘菜出湘,不斷開拓與創新。
發布會現場,廣東嘉豪和炊煙將攜手推動“湘菜出湘”
“廣東嘉豪將與更多全國頭部品牌達成合作,通過品牌賦能、技術創新、資本注入,共同推動湘菜出湘及中餐餐飲企業業績增長。”
倪浩還透露,廣東嘉豪計劃將在全國舉辦1000場廚師和餐飲的終端活動,通過菜品研發、廚藝交流、烹飪比拼等方式,豐富湘菜小炒產品,打造湘菜名店、名廚、名菜,預計將覆蓋數萬家中式正餐及連鎖企業。
下一站便是5月份將在西安舉辦的500人以上的大型發布會,旨在推動湘菜與當地菜系的進一步融合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