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級牛股的特征
1、超級次新牛股的含義及特征
次新股里出牛股,這是全球股市的重要特征,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西方成熟股市。比如港股的騰信控股(上市14年股價上漲412倍)、納斯達克上市的百度(上市7年股價上漲27倍)、納斯達克上市的網易(10年股價上漲16倍)等。為什么次新股里容易出超級牛股呢?這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剛上市的新股次新股股本小、很多是處于投入期或成長初期,未來的業績高成長和企業擴張能力強。再比如剛上市的新股次新股其行業往往代表著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市場拓展潛力巨大,企業容易出現爆發性發展等等。這些都決定了次新股里容易出現超級牛股的重要特征。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所說的超級次新牛股,是指“由于基本面的優異及連續高成長導致的股價不斷上漲”,而不是因為一輪牛市的到來及莊家的非理性炒作導致的股價大幅泡沫上漲。比如大華股份(002236)、康得新(002450)等,上市后三3年股價漲4-5倍、上市5年股價漲15倍以上,它們的上漲就屬于標準的“基本面不斷向好推動的”次新牛股上漲,這種上漲與大盤牛熊關聯度不大,股價上漲也不是靠人為推動,并且他們迪歐歐式在熊市下跌的后半段上市。而像全通教育(300359)、安碩信息(300380)這樣的曾經高漲幅次新股,它們當年的股價高漲幅上漲,完全得益于當時大盤走超級泡沫牛市和“企業造假加人為操縱”,這樣的次新股上漲就不屬于“正常的超級次新牛股”,不是我們討論的范疇。
2、超級次新牛股尋找難度
當然,能在次新股里真正尋找到超級牛股并能堅持持有獲取高收益,并不是簡單的事情,因為能夠成為超級牛股的次新股必定是極少數,甚至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正常情況下,像3年漲5倍及5年漲15倍這樣的次新牛股,A股市場往往是平均每年也就出現1-2只,概率極小!并且股市處于超級牛股頂部區域時上市的新股由于上市時高定位透支難以出現次新牛股,因此,超級次新股的出現將受很多因素影響,在實際中能夠真正識別到、挖掘到并能夠階段性持有難度極大。本人前些年在新股上市不久就成功挖掘到的超級次新牛股康得新(002450)(2010-7-16日上市,上市后三年逆大勢漲6倍、5年漲15倍)、聚龍股份(300202)(2011-4-15日上市,上市后三年逆大勢漲5倍、5年漲14倍),對投資者、對本人自己都有很大的啟發。
二、典型超級牛股的歷史回顧
以下次新牛股就屬于最近10年中的典型次新牛股案例
1、康得新:上市日期2010/7/16;上市總股本16160萬股;上市首日股價20.05元;上市首日總市值32.4億元;第一年最大漲幅200%,總市值97億元;三年漲幅617%,總市值232億元;5年漲幅1583%,總市值545億元。
上市首日市場狀態:上證指數點位2424點;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53倍。
2、歌爾股份:上市日期2008/5/22;上市總股本12000萬股;上市首日股價31.06元;上市首日總市值37.3億元;第一年最大漲幅22%,總市值46億元;三年漲幅467%,總市值211億元;5年漲幅1490%,總市值593億元。
上市首日市場狀態:上證指數點位3485點;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61倍。
3、聚龍股份:上市日期2011/4/15;上市總股本8480萬股;上市首日股價26元;上市首日總市值22億元;第一年最大漲幅38%,總市值30億元;三年漲幅515%,總市值135億元;5年漲幅1396%,總市值329億元。
上市首日市場狀態:上證指數點位3164點;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51倍。
4、大華股份:上市日期2008/5/20;上市總股本6680萬股;上市首日股價40.01元;上市首日總市值28億元;第一年最大漲幅12%,總市值31億元;三年漲幅368%,總市值131億元;5年漲幅1718%,總市值509億元。
上市首日市場狀態:上證指數點位3443點;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61倍。
三、出現次新牛股的基本條件
仔細參看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出現次新牛股需要具備很多條件,至少包括:
1、股市位置處于熊市下跌的后半段位置(中低位置)及牛市上半段位置(初中位置)
(1)牛市的后半段及熊市的下跌初期或上半段,由于新股上市股價定位會過高,難以出現股票質地優異而新股上市定位理性的新股,因此,這一期間市場難以選到“中線戰略潛力次新牛股”,選擇出好股票也只能短線操作(如暴風集團等)。這就如同2015-2月至2016-12月期間(大牛市上漲后期及大熊市下跌初期)在股市中就難以尋找到“股價能連走3-5年牛市上漲”的次新牛股,道理就是如此。
(2)熊市下跌的中后期及牛市上漲初期,股市容易出現超級次新戰略牛股。而由于牛市上漲初期市場獲利機會已經大大增加,因此此時尋找次新牛股的重要性也就大大降低。因此,熊市下跌的中期及后期(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已經下跌到40-60倍左右),在市場中成功捕捉次新戰略牛股就顯得極其重要、并且也能夠選到。
比如,上述的四只超級次新牛股,它們的上市時間都可以看成是“在熊市的中期階段上市”,上市時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都大致在50-60倍左右(牛市頂中位數市盈率一般在75-80倍,熊市底中位數市盈率一般在28-30倍)。因此,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挖掘戰略次新牛股的意義將極其重大,因為此時能逆大勢獲取平均每年翻倍收益的意義更大、并且這樣的市場條件已經能夠挖掘到次新牛股了、同時挖掘到次新超級牛股的準確性會更高(牛市狀態下好壞股都漲,真正好股反而難以識別),戰爭年代出英雄就是這個道理,林、粟的才華就是體現于戰爭年代及敵強我弱的時代(相當于熊市下跌的中后期)。比如,大華股份、歌爾股份、康得新、聚龍股份等,上述股票都是在上市后,在大盤指數總漲幅為負數的情況下,股價達到了3年逆大勢上漲5倍左右的優異表現。并且一旦股市出現反轉,它們的股價都達到了熊+牛5年股價翻15倍的優異表現!
2、成為次新牛股的基本條件
(1)上市時總股本不宜過大(個別除外),最好是偏小盤股。上市時市場應該處于60倍左右或以下的中位數市盈率估值狀態,也即股票不能在牛市頂部區域上市,或上市時估值不能過高。
(2)上市首日(目前叫上市開板日)總市值不宜過大,因為A股市場的股票總市值200億及400億是重要阻力關口,如果上市初總市值過大,則總市值上升阻力大,限制股價漲幅。
(3)公司的技術先進性、市場潛力、各類門檻等等都需要具備重要優勢(這方面的分析能力是精髓),同時技術走勢有重要特征。
(4)業績必須具備連續的高成長性,挖掘者也應該具備極強的業績預判能力。比如上述四只股票上市前一年級上市后5年的業績成長性如下:
康得新:上市前一年利潤4626萬元、上市當年利潤7009萬元、上市次年利潤13060萬元、上市次2年利潤42350萬元、上市次3年利潤65960萬元、100020萬元。
歌爾股份:上市前一年利潤8374萬元、上市當年利潤13600萬元、上市次年利潤10880萬元、上市次2年利潤29540萬元、上市次3年利潤55610萬元、92490萬元。
聚龍股份:上市前一年利潤4020萬元、上市當年利潤6977萬元、上市次年利潤14370萬元、上市次2年利潤27200萬元、上市次3年利潤39640萬元、25910萬元。
大華股份:上市前一年利潤8577萬元、上市當年利潤10400萬元、上市次年利潤11710萬元、上市次2年利潤25960萬元、上市次3年利潤37560萬元、69670萬元。
問題:聚龍股份上市后為逆勢戰略次新牛股且前三年逆勢漲幅巨大,但從上市后的第5年開始凈利潤開始下降股價走勢也開始向下反轉,為什么?
另外,通過以上統計可以發現,超級次新潛力股,由于上市后募集資金發揮效力需要一定時間,同時,優秀的戰略次新潛力股其上市時企業往往還處于投入期或成長初期(處于業績好的成長期后期或哺乳成熟期,企業的未來發展潛力也就大大降低了,這樣的股票不是我們要尋找的對象),因此往往是上市第一年的業績成長有限,股價上漲幅度也有限。業績成長性能夠抵抗住大盤下跌力度并使股價有一定幅度上漲就屬于優秀,股價真正發力往往從上市第二年開始。比如上述四大超級牛股,歌爾股份第一年最大漲幅22%,聚龍股份第一年最大漲幅38%,大華股份第一年最大漲幅只有12%,就是這個道理。當然也不絕對,康得新上市第一年最大漲幅就高達200%。
3、目前股市已經具備挖掘次新牛股的基本條件
截至2017-8月,開始于2015-6-12日的這輪熊市已經運行到熊市下跌的第三年,盡管從上證指數看指數位置偏高,但小板股、尤其是次新小板股的上市定位已經大幅降低。目前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已經降到60倍左右,很多新股上市后的開板估值已經降低到40倍左右,這與前面所提到的四只次新牛股的上市位置(上市市場估值狀態)已經基本一致或接近。因此,可以說挖掘戰略次新牛股(三年5倍及5年15倍次新牛股)的市場狀態已經悄悄到來。
比如蘇寧云商(002024),該股上市時間是2014-7-21日,為4年熊市下跌下跌了近3年時上市,上市時上證指數點位為1448點(最終的熊市底是998點,即上市后指數又繼續跌了31%才見熊市大底),上市日兩市所有股票中位數市盈率為52倍,與目前的狀況接近。但蘇寧云商上市后卻走出了逆大勢不斷走牛的走勢:上市第一年漲幅1.3倍,上市兩年漲幅達6.4,上市三年總漲幅達28倍。也即,對4年長周期熊市(本次熊市就屬于長周期熊市),在熊市運行到第3年后,次新戰略牛股股的挖掘時期就將到來。而在長熊市下跌的前半段,市場往往就不具備次新戰略牛股的挖掘,而只能進行波段操作。
比如久遠銀海,該股于2016年初新股高估值時上市,上市后股價定位在80-120元區間,目前股價跌到70元。盡管該股基本面比較優秀,但由于上市時因市場因素定位過高,因此難以走出超級牛股走勢。即使后期跌到更低位置,但由于上面有大量的高位套牢盤,因此走出超級牛股走勢也十分困難。但是如果久遠銀海是目前上市,按目前的新股上市定位估值狀態,預計久遠銀海上市的的開板價大致會處于40元左右。這樣的新股開板定位,就有助于其未來走出次新股戰略牛股走勢。也即,上市定位相對低是優秀新股可以走成戰略牛股的重要條件。
四、目前及后期的操作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本人目前及后期的重要任務,就是要致力于“3年5倍及5年10倍以上”的戰略次新潛力股的挖掘及戰略布局!力爭讓自己的基金運作取得中長線優異業績,讓學員能夠在弱勢中真正騎上戰略黑馬。
根據多年的操作實踐,以及眾多投資者的操作心得,我們都可以體會到:
1、深度挖掘出超級戰略潛力股并不忌牛熊長期持有或階段性持有是股市獲取高收益的不二法門。貴州茅臺2001年熊市下跌的第一年上市,至今總共16年,股價上漲了90倍以上,上市初期投資10萬元目前變為1000萬!大華股份2008年上市,上市時大盤點位和目前接近,至今上市9年,股價上漲了25倍。而這樣的戰略潛力股或類似于前面的次新戰略潛力股,在目前新股發行速度如此之快、新股上市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后期肯定會出現。
2、而在股市中尋求短線操作獲取高收益是股市賠錢的萬惡之源。
當然,中長線戰略操作需要有深厚的戰略潛力股挖掘能力和戰略性持股能力極超常的持股心態;同時,也不排除市場上確有超級短線高手(不適合大資金操作)并憑借短線操作在股市中發了大財,而這樣的高手在股市中1萬人當中也難出現1人。即理論上的短線高手極多,而實際上可以長期穩健獲利的短線高手卻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