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今年51歲,年輕時因與朋友共穿拖鞋傳染上足癬,俗稱腳氣,因為癥狀不明顯,沒有正規治療。近幾年發現雙腳多數趾甲變黃,變厚,變脆,自己感覺得了“灰趾甲”,但是因為沒有明顯的不適感,未予重視,也沒有進行治療。一年前單位體檢時,發現李先生血糖升高,診斷為糖尿病,醫生給藥治療,并囑咐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但李先生平時工作較忙,應酬也很多,既沒有按時吃藥,也沒有控制飲食。
兩個月前,李先生不小心右腳大拇趾甲被擠壓,肝陽上亢型高血壓食療方但因為灰趾甲所導致的甲變空,變脆,甲板下部嚴重受傷,去醫院看病,醫生診斷“右足拇趾外傷,甲癬繼發感染,糖尿病足”。在門診輸液兩周治療,仍未好轉,故住院進行治療。住院后,抗細菌和真菌感染并控制血糖治療近1個月,病情緩解才出院。
出院時,主治醫生囑咐李先生一定要重視灰趾甲,此次都是灰趾甲惹的禍,而且糖尿病病人更要重視灰趾甲。
灰指甲,學名甲真菌病,是指由真菌所致的甲板感染。致病菌包括皮膚癬菌、酵母菌和某些非皮膚癬菌性霉菌。其中皮膚癬菌所致的感染最為常見,稱為甲癬。常見的致病菌為紅色毛癬菌。以上介紹的菌都屬于真菌。此病一般繼發于手足癬,即手氣、腳氣或者外傷。此病可以累積腳趾甲,也可侵犯手指甲。
甲真菌病可隨著搔抓而把真菌接種到身體其它部位發生新的癬病;甲真菌病還能傳染引起家庭內或其他人得灰指甲及其它皮膚癬病。 因此患了灰指甲,一定要積極的治療。
甲真菌病治療不當,可以引起繼發細菌感染、甲溝炎、丹毒等。而且此類疾病容易反復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所以,發現甲異常時一定要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并予以診斷治療,不要自行盲目用藥。
灰指甲的治療方法
目前甲真菌病有多種治療方法:口服藥物、外用藥物、化學拔甲等,但多數情況下需要聯合治療。
系統治療:
最早用于甲真菌病治療的系統性口服藥物是灰黃霉素,它對趾甲真菌病的治愈率僅為15%~30%,而且只對皮膚癬菌甲感染有效,副反應較大,療程長。之后口服酮康唑治療,抗菌譜較廣泛,對皮膚癬菌和酵母菌感染均有效,但副反應較大,尤其是肝壞死,偶有死亡報道,目前不再用于系統治療,只有外用制劑。新型系統性廣譜抗真菌藥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出現,大大改變了甲真菌病的治療前景,治愈率可以達到70%以上,副反應的發生率和嚴重性顯著下降。目前為臨床廣泛應用,主要用于甲損害嚴重、廣泛、局部用藥效果不佳的患者。以上用藥均為處方藥,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外用藥物:
感染部位表淺、單個甲感染面積小于30%以及無甲母質受累而只有較輕感染的甲真菌病,可單獨應用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由于甲的結構特殊,使得大多數藥物難于滲透入甲板,無法發揮其抑菌或殺菌活性,因此需長期用藥。外用抗真菌藥物更多的是作為甲真菌病系統治療的輔助用藥。外用藥物主要有外用抗真菌制劑、防腐劑、消毒劑、角質剝脫劑等,近幾年羅美樂搽劑(又叫鹽酸阿莫羅芬搽劑),由于它可較好地滲透甲板并在其中彌散,中醫養生網從而根除甲板內及甲板下的真菌,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并收到較好效果。有些藥物腐蝕性較強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化學拔甲:
外科拔甲復發率高且容易損傷甲母質,目前已不單獨應用,化學拔甲是指在甲上外用角質剝脫性藥物剝除甲板的過程。此過程需要在醫院進行治療。
聯合治療:
口服藥物通過甲母質、甲床到達甲板,外用藥物通過甲板到達甲床。因此臨床上存在的一些難于治療的類型,此時采用聯合療法治療將是十分必要的,可采用內服療法合并局部治療或者化學拔甲等治療。
本文來源:健康知識 地址:http://www.shzxy.com/html/20110909/26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