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
麻辣燙在南北方還不太一樣,麻醬與辣椒油你選哪個?
今天無意間在微博上又看到這個世紀難題了,以前橘子剛去成都的時候,也是很疑惑的,咦?成都人怎么天天都在吃火鍋?
他們可以吃一人份的火鍋—冒菜,還吃帶簽子的火鍋,還有冷味的缽缽雞,當然了剩下的就是火鍋了,而火鍋又分為了魚火鍋、冷鍋魚火鍋、兔火鍋、芋兒雞鍋…(⊙o⊙)…無時不刻的火鍋,在我眼里最初是沒有什么區別的。
直到一年之后,橘子漸漸理清楚了思路,你莫急誒,待我慢慢給你講。
【麻辣燙】
在北方孩子眼里,麻辣燙就是可以喝湯的冒菜,外加芝麻醬蘸料,一個店就這么一口鍋通煮。
【冒菜】
而相似度幾乎是99%的冒菜,簡單點說,就是冒著吃的,以前辣與不辣都是一樣加了中藥的湯料,之所以有紅油和清湯之分,是因為后期加的拌料不一樣,滿是辣椒油的紅油冒菜真的是太誘人啦。
現在的冒菜一般賣的都是紅油的,所以店家也就直接用紅湯煮了。
【火鍋】
在四川吃火鍋最爽了,鍋底分為紅鍋和白鍋,紅鍋一般就是清油和牛油,現在老油見到的比較少了,你要知道在四川吃火鍋吃白鍋是會受到深深的鄙視的!!!
火鍋又分為子母鍋、鴛鴦鍋、九宮格,橘子超愛辣與最辣的九宮格。
而蘸料,又分為香油碟和干碟,一般橘子的標配是小米辣+耗油+蒜泥+香菜+蔥花+醋!絕了。
【串串香】
而串串呢,一般都是用竹簽簽串好,在北京的店葷素都是1塊錢,自己去拿想吃的蔬菜肉類,每次吃完都會喊“老板兒,來數一哈簽簽嘛”!這種感覺特別親切。
【缽缽雞】
缽缽雞呢,跟串串有點像,也是按串收費,冷而不膩的底料。
【點點香】
后來啊,橘子在瀘州還吃了點點香,是在一小攤兒上,跟缽缽雞吧還有點像,說不清楚了,反正那個豆腐皮最好吃了!
最后一句
你見過最勇猛的吃貨長啥樣兒?一邊吃著下火藥一邊吃火鍋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