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現在的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因出身貧賤無字,身材魁梧,為同鄉劉氏報仇殺睢陽人李永,數百人追趕,典韋脫身而去,由是顯名!先屬張邈部下趙寵,典韋力氣大,可單手舉起牙門旗。后屬夏侯惇,殺敵立功升為司馬,曹操討呂布于濮陽,戰力吃緊,招募勇士,典韋應召,奮勇殺敵,升為都尉,再為校尉,率幾百人保護曹操大帳,自己親在曹操周圍侍立。張繡領宛城降,復叛,偷襲曹操大營,阿瞞戰斗失利,單騎逃跑,典韋堵住營門死戰,曹操才能逃脫,典韋及手下將士戰死!
許褚字仲康,安徽亳州人,初在家鄉聚集年輕人和自己宗族幾千抵抗賊寇,作戰英勇,曹操巡行淮、汝,許褚率部歸順,就地任命為都尉,進自己行營擔任警衛。討伐張繡,許褚先登,升為校尉,又隨曹操討袁紹,謀士徐他反叛,趁許褚休息時藏刀進曹操營帳欲行刺,許褚心有所感,又回來侍衛,徐他見許褚,大驚失色,許褚察覺,殺死徐他等人。討韓遂、馬超于渭南,北渡黃河,曹操親自斷后,馬超至,許褚撐船渡河,與韓遂、馬超單獨對話,只帶許褚一人,馬超不敢動!破馬超,升為武衛中郎將。回許昌,曹仁從荊州來見曹操,曹操還沒出來,曹仁到殿外招呼許褚進來說話,許褚不允,返身進內殿。曹操去世,許褚痛苦吐血。
趙云趙子龍,河北正定人,初受本郡推舉加入公孫瓚屬白馬義從,劉備投公孫瓚于趙云相識,趙云因兄長去世離開,七年后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劉備投劉表,屯兵新野,夏侯惇、于禁來攻,劉備伏兵破曹軍,趙云生擒夏侯蘭。當陽長坂坡,劉備拋妻棄子向南逃跑,趙云身裹劉禪殺出,保劉禪母子平安,封牙門將軍。劉備得荊州,升趙云偏將軍,取代趙范,兼任桂陽太守,拒趙范寡嫂。劉備受劉璋邀請入蜀,趙云屬諸葛亮守荊州,孫權接孫夫人歸吳,孫夫人私帶劉禪,趙云、張飛截江救阿斗。劉備得益州,升趙云翊軍將軍。劉備稱帝,關羽失荊州,皇叔親自伐吳,趙云力勸未果,留守都督江州。劉禪繼位,趙云由中護軍、征南將軍遷為鎮東將軍。隨諸葛亮北伐,馬謖失街亭,蜀軍大敗,趙云斷后,蜀軍得以全身而退。
周泰字幼平,今安徽鳳臺人,孫策出兵江東,周泰來投,隨孫策擊破嚴白虎、王朗等人,孫策自領會稽太守,任命周泰為別部司馬,孫權喜歡周泰為人,請求孫策讓周泰跟隨自己。袁術拉攏丹陽、宣城、涇、陵陽、始安等六縣山賊作亂,孫策征討,孫權駐宣城,兵不足千人,斗志低下,無防御工事,數千山賊殺至,趙泰帶領將士奮力擊退山賊,受傷十二處。跟隨周瑜拒曹操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曹操出濡須口,周泰勇戰擊退,拜平虜將軍。
這四位有一個共同的職業-侍衛統領,現在叫保鏢,典韋據說是古之惡來轉世,兇悍異常,作為侍衛盡職盡責,力戰而死,曹操每次到宛城都會祭祀典韋,雖說是做給別人看,可也給典韋很大的肯定和安慰。
許褚繼任典韋,虎癡初可聚集幾千人抗賊,出身應該不錯,估計是當地大戶,擊退山賊,有勇有謀,宿衛曹操,多次排除吉利哥身邊危險,尤其是曹仁來見曹操,許褚以內官不通外將為念,拒絕曹仁,更是通情達理,懂得進退之道,應該說虎癡繼承惡來,但比惡來做的更好。
如果三國演義里有三位神的話,那應該就是諸葛亮、關羽、趙云啦!可能是演義給的光環太閃耀,三國志中的云妹子的落差還是比較大的,基本最露臉的事兒都和劉禪有關,第一次是長坂坡,皇叔拋妻棄子就跑了,云妹子作為貼身護衛首要的應該是保護BOSS的安全,人本家都舍了,您至老板于不顧,跑回去救人,可如果老板發生危險怎么辦?第二次是截江救阿斗,當時劉備入蜀,孫夫人囂張撥扈,家奴做了不少違法之事,皇叔特命云妹子掌管內事,可孫夫人把阿斗帶上了孫權來接孫夫人的船隊,子龍才來救出阿斗,而且如果沒有張飛來幫忙的話,結果還未知,這應該算是云妹子工作的疏忽和失誤吧?
劉備伐吳,理由大家都知道,連一向謹慎穩重的諸葛亮都沒去勸,可趙云當眾反對、勸阻,不識時務加擾亂軍心,大戰在即,軍心為重,此時所作所為,不殺他盡顯劉備仁慈,所以小編感覺,趙云一直是一位想做有所作為的將軍的侍衛統領,可老板把自己的安全交給你,就是對你最大的肯定,人總要有所割舍,很顯然趙云沒看清楚。后來趙云死后,劉禪終于給趙云封侯,可在后面加上“群議”意思是大伙的意見,除了阿斗忘恩負義以外,確實是對趙云的工作不是很肯定。
孫權親自出征不多,基本都以慘敗結束,周泰是比較中規中矩,做侍衛能舍命護主,多次化解老板困境,身上負傷幾十處,后來周泰作為將領帶兵打仗,也是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