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中國發明了紙幣。公元7世紀,唐代商人開始用紙質收據來結算。到了公元10世紀,宋朝開始以官方的名義發行紙幣。時過境遷,在21世紀的今天已然是移動支付的時代,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占全球交易總額的40%。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三線城市,移動支付已經成為了人們最主要的支付方式。
在諸多移動支付方式中,二維碼因為方便快捷成本低等優勢,成為小額支付最主要的形式。如今,出門不帶錢、一部手機走天下成為不少人的習慣,大街小巷無論超市還是賣菜的、充地鐵卡的、甚至乞討的人都配備了二維碼。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的調查顯示,在當面支付100元以下金額時,用戶首選使用手機二維碼、條形碼支付的比例為28%,位居首位。掃碼支付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正因為掃碼支付的簡單便捷,給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機,不少黑客、不法分子已經盯上了掃碼支付這塊“大蛋糕”。
關于掃碼支付常見的四個安全隱患
1、付款碼泄露被盜刷
微信、支付寶的付款碼相信大家都經常用到,每次別人掃你的付款碼,直接就能扣走你的錢時,你會不會覺得很不安全?有一種騙術就是騙子通過某種讓利活動誘導你把二維碼截圖給他掃,當不法分子獲得付款碼之后,很快你的賬戶就會被盜刷了。
建議:面對這種“滴”一下就扣款的付款碼騙術,如果不經常使用可以在付款碼頁面右上角點關閉該功能,平時要使用時,需要提高警惕,只在線下支付,切忌不要在線上輕易截圖給別人。目前支付寶與微信僅支持單筆1000元以下交易,而且二維碼每分鐘都會刷新,不要給騙子可趁之機。
2、掃碼后信息泄露
收到陌生二維碼,掃一掃參加免費領XX活動,或者掃一掃清理微信僵尸粉,掃一掃下載APP等。往往點開之后,你的手機就不安全了,輕則泄露個人信息,重則手機中木馬病毒被他人控制,銀行賬戶、支付密碼泄露,導致個人賬戶被盜刷。因為二維碼制作門檻低,只需要把網站輸入進生成器,即可生成二維碼。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將病毒、木馬程序、扣費軟件等下載地址編入二維碼,大家一旦掃描就會被植入病毒。
建議:通過正規應用商店下載APP,避免下載山寨應用導致手機中病毒;若掃描非支付二維碼,進入付款頁面后需要提高警惕;建議安裝手機衛士等安全軟件,謹防進入釣魚網站,多少還是有點用處的。
3、二維碼被掉包
此類騙局多發生在共享單車二維碼、無人超市付款碼等,不法分子在正規二維碼旁邊貼上微信或支付寶轉賬二維碼,甚至破壞原有二維碼,直接粘貼不法分子收款的二維碼。如果一旦沒有辨別清楚掃到假的二維碼,就會跳轉至轉賬界面。同時,不法分子還常常會將自己的收款頭像設置成共享單車品牌logo或商家logo,極具迷惑性。當使用共享單車軟件掃到冒牌二維碼時,會出現“二維碼格式有誤”之類的提醒。如果你急著用車或購物,就使用微信掃碼,可能就會因此上當受騙
建議:掃碼前一定要仔細辨別二維碼是否存在被撬、被更換、被涂改、被覆蓋、粘貼等痕跡,如果二維碼是粘上去的,務必提高警惕;如果跳出付款頁面,要提高警惕,辨別真假。
4、生活繳費騙局
網友發現家門口貼了張電費“掃碼可繳費”,顯示“您已欠繳納金額88.79元”,單子上有二維碼,標注“微信掃一掃即可在線支付”。而這個電費催繳單,竟然是假的!
不久前,李先生在車上發現一張違停罰單,并附有二維碼標注“掃碼可繳費”,李先生在掃描二維碼之后手機顯示“違章處理,轉賬200元,點擊確認”的頁面,警惕性較高的李先生退出頁面隨即警方報案,警方已證實此為虛假罰單。
建議:目前很多生活繳費都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或支付寶城市生活服務功能在線繳費了,所以在碰到“罰單”、“通知單”時,多一個心眼,先查詢是否屬實后再付款。
任何事物由繁到簡總歸是好的,但是也會產生各種漏洞。所以我們在方便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騙術就會對你毫無作用。
作者:寶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