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保養,對車主們來說是用車生活中最為常規的事情,但無論是什么都該有一個度,如果超過這個度就會適得其反。就好像人吃多了補品導致流鼻血,汽車吃多了“補品”,也容易患上“富貴病”,最后既花錢又傷車!
怕臟洗車太勤—漆面易早衰
很多愛車人士不僅會為車身貼各式可愛的卡通人物,車內更被布置得像個童話世界,而且只要有時間就會從里到外清洗愛車。
其實,車勤洗澡可不是什么好事,洗車過多,車漆容易“早衰”。就像人們洗澡過于頻繁,會導致皮膚干燥、老化一樣。所以,建議車主最好在車廂內備一個柔軟的雞毛撣子,有點灰塵就用它來解決,減少洗車的次數。
此外,在沖洗車輛時一定要保持汽車空調外表的干爽,如果汽車空調不小心被弄濕,會影響到汽車空調的壽命。
隨意增加車內設備—影響行車安全
轎車是車主移動的家,追求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一些車主自己動手在車內加裝各種設備,如果處理不妥當,對汽車性能及操縱的方便和可靠性往往帶來不利影響,易留下后遺癥或影響行車安全。
怕精神不佳過度熱車--加速部件老化
秋冬季早晨開車熱車,已被車主認可為是一條實用的用車經驗。不少老司機更養成了早上必須熱車的習慣。調查中發現,約有三成車主在原地長時間怠速熱車,以為愛車像人一樣,熱過身了運動起來更有精神。事實上,原地長時間怠速熱車不僅效果有限,而且還會加速一些汽車部件的老化。
正確的熱車方式應是在汽車發動之后,只要機油燈熄滅就可慢慢行駛,但不能大踩油門,一直要等水溫達到正常溫度時才可加快速度。
怕螺栓滑掉擰太緊—易永久變形
汽車上用螺栓、螺母連接的緊固件很多,應保證其有足夠的預緊力,但也不能擰得過緊。若擰得過緊,一方面將使連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另一方面將使螺栓產生拉伸永久變形,預緊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斷現象。
怕不夠滋補多加機油—易產生積碳
很多車主總認為機油要加滿,其實機油加多了,反而很傷車。因為汽車為了保持軸承與軸頸的良性潤滑,需要機油來充任這個光滑劑的效果,不然便會加重磨損乃至引發燒瓦軸事端,容易造成各機構運轉阻力加大。
但是,機油加多了,就會容易造成油液亂飛,有可能導致燃燒室燒機油,產生積碳。
怕輪胎不好,追求進口—易水土不服
有些車主認為買輪胎就買進口輪胎,品質好,其實合適就是最好的。進口輪胎對國內的車主來說有最大的隱患就是可能不適用。因為各地的路況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胎側的耐沖擊力顯然有些“水土不服”。一些國外品牌的輪胎在國內合資生產后,會根據國內道路狀況進行變化,比如在輪胎側面增加了一層簾子布,從而大大增強了胎側的抗沖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