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長牙算比較晚的,8個月的時候還一點動靜都沒,我媽都急死了,覺得是我的奶沒營養,瓜瓜缺鈣了才不長牙,人家隔壁李阿姨的孫子,和他一樣大,但都長七八顆了呢。每次見到瓜瓜都要哄他“啊,嘴巴張大點,外婆看看長牙牙了沒”。
我和她說別急,這應該是遺傳問題,瓜爸當年快一歲了才出的。外婆卻聽不進去,每天都念叨著“急死個人了,怎么就不長牙呢”!
后臺也有很多媽媽問我關于寶寶長牙的問題,比如“寶寶長牙都發燒了,要不要管啊”,“寶寶一長牙就鬧覺,怎么辦?”,等等!瓜媽懂你們的焦慮,抱抱。
所以,今天就來把長牙,長牙的信號以及怎么緩解長牙不適等這些牙齒發育問題都說清楚。
什么時候寶寶第一顆乳牙萌出?
事實上,當寶寶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牙齒就開始發育了,大多數的寶寶會在出生4-7個月的時候萌出第一顆乳牙。
不過,每個寶寶的出牙時間都不盡相同,和缺不缺鈣的影響并不大,主要和遺傳有關系,像瓜爸出牙晚,瓜瓜也跟著晚,但只要是3個月-12個月內開始長牙的都算正常!
注意!如果孩子12個月以后,乳牙還沒有萌出,就需要看牙醫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缺鈣、微量元素不足或者其他什么疾病,并排除是不是“先天性缺牙”。
但出牙時間也不是越早越好呢。像有的寶寶生下來,或者還沒滿月就已經長出牙齒了,這類的牙齒一般都很松動,為了防止因意外碰撞脫落,被寶寶誤吸入氣管,建議要盡早拔掉。
如果長的很結實,那最好還是留著,因為拔了就不會再長,只是母乳喂養的媽媽要吃苦了,被咬就會很疼了。
0-3歲寶寶最全長牙時間表
還有,寶寶出牙的順序也不大一樣,大多數的寶寶都是一對一對地出,但也有個別的是一顆一顆,或者幾顆一起萌出。通常都是按照“4個月4顆”的速度萌出。
大多數寶寶的乳牙的萌出順序是這樣的:
4-7個月,下齒槽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
8-12個月,上齒槽長出外面兩顆門牙
9-13個月,上齒槽長出兩顆外側門牙
10-16個月,下齒槽長出兩顆外側門牙
13-19個月,上齒槽長出了兩顆臼齒
14-18個月,下齒槽長出了兩顆臼齒
16-22個月,上齒槽長出了兩顆犬齒
17-23個月,下齒槽長出了兩顆犬齒
25-33個月,上下齒槽長出了四顆后臼齒。
正常來說,寶寶在三歲前,就會集齊20顆乳牙。
怎么判斷寶寶當下的出牙數量正不正常呢?
答:有一個很簡單的公式可以粗略估算,“寶寶當下的乳牙總數=寶寶月齡減去4-6顆”,比如14個月的寶寶,他萌出的牙齒數目要達到8-10顆才算正常。
寶寶長牙的信號
對寶寶來說,長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如果我們能早早就有所察覺,那可以幫忙做些事來緩解長牙不適。一起來看看,寶寶長牙前,都有哪些信號:
流口水
脾氣也不好,容易煩躁
睡不好
什么都要抓來啃一啃,咬一咬
覺得耳朵癢,會抓耳朵
不愛吃飯
牙齦下面發白
低燒(不超過38°)
寶寶出牙前,媽媽們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問題,瓜媽在這里也統一做個解答:
1.一直流口水,導致皮疹怎么辦?
流口水了就用軟棉布擦,勤換圍嘴,衣服也盡量挑軟和的穿。在睡覺前,洗完臉后,給寶寶涂些凡士林,以保護皮膚不受口水刺激。
答:低燒是牙齒穿出口腔黏膜過程中,所引起的正常生理反應。
但如果燒到38.8°C以上,那就不是出牙的問題了。美國兒童牙科學會的意見是,超過102F(也就是38.8°C)的發燒都不應該歸結于任何牙齒問題,包括長牙。
特別是寶寶1-2歲的時候,一整年幾乎都在長牙。如果這時候寶寶吃不好了、不肯睡了、拉肚子了、發高燒了,媽媽就很容易誤以為這些不適全都因為在長牙,就沒帶寶寶去看看醫生,那就會延誤病情了。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只要燒過38.8°C,一定不要大意,趕緊帶去看看醫生。
答:長牙期間,寶寶的牙齦可能會有些脹痛,白天好玩的東西多,寶寶的精力被分散了,就不容易覺得疼,但到了晚上就會變得十分煎熬,整個人就會煩躁、睡不著。
我們可以做一些事來幫助寶寶緩解出牙不適,比如,把泡過洋甘菊茶的安撫巾\小方巾,裝到密封的保鮮袋里放冰箱保鮮層冰一會,最適合晚上給寶寶用,有助于寶寶冷靜、睡眠。
怎么緩解出牙不適?
雖然寶寶的這些不適癥狀,會隨著牙齒的成長而慢慢消失,但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會對寶寶的牙齦造成損傷,嚴重的還會導致口腔感染,因為這時候的寶寶是見什么都想塞嘴里咬一咬,萬一咬到不能咬的怎么辦?
所以想點轍緩解寶寶的出牙不適是很必要的,特別是這個不適期一般要持續幾天到幾周的時間,娃鬧騰起來,不要說一天了,半天也是很磨人的。
給寶寶咬冰過的牙膠,會不會弄傷牙齒?
心細如你,肯定已經發現了,寶寶一長牙就特別愛咬咬咬,因為這就是他們緩解出牙不適最有效的辦法。
所以,我們可以給寶寶準備幾個安全衛生又適合啃咬的玩具,比如安撫巾\牙膠\奶嘴等。
如果想要效果好一點,可以放冰箱保鮮層冰一會,10-20分鐘左右,對緩解牙齦疼痛是很有效的,不用擔心會凍傷牙齒哦。
磨牙餅干到底好不好
考慮到國內磨牙棒的軟硬度設計不好把握,牙醫們都不大建議使用磨牙棒,如果寶寶已經開始吃固體食物了,給些胡蘿卜條、蘋果片、玉米棒等比較堅硬的水果\食物會更好,這樣還可以同時鍛煉咀嚼能力,促進牙齒萌出,也有助于牙齒和頜骨發育,但要注意觀察并及時換新的給他,以免發生窒息。
寶寶出牙太遭罪,能不能用點止痛藥?
并不是很建議給寶寶的牙齦擦一些止疼的凝膠或者藥膏,因為這存在一個風險,這些藥膏可能會隨著口水被寶寶吞食,進而麻痹喉嚨,影響寶寶的吞咽能力。
有的醫生也會給寶寶開口服止痛藥,比如小劑量的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來減緩寶寶的牙齦發炎,而這些藥物可能會刺激寶寶的腸胃。
另外,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警告說,2歲以下的寶寶不能使用含苯佐卡因外用藥物,它可能會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癥,嚴重的會致命。
還有,一定要記住,對于19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阿司匹林都是禁用的,因為它能導致瑞氏綜合征,一種罕見但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
寶寶什么時候開始換牙?
雖然你的寶寶現在可能連牙都沒長齊,離換牙還早得很,但咱們先有個了解,總比將來著急忙慌的上百度找答案要好。
寶寶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換牙呢?
每個孩子情況可能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可能4歲就開始掉了,也有的孩子要到7歲才開始。一般要到6歲左右,才會開始換牙,直到12歲換完,成為一個擁有28-32顆牙齒(有的人不長4顆智齒)的少年。如果孩子的乳牙萌出得比較晚,那么換牙也會比較遲哦。
而且,媽媽們要記住哦,如果4歲以前就掉牙了,那就要去牙醫處戴個缺隙保持器,以防止兩側鄰牙向這個空隙推進,使這顆牙齒本來的位置變小,將來恒牙萌出時可能會因為位置不夠而錯位。
比起掉牙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掉牙的順序。第一顆掉的牙齒通常下面的一對門牙,然后是上面的兩顆門牙。
另外,關于掉牙,也有幾個常見的問題,瓜媽簡單羅列了一下:
我應該幫忙拔掉一顆松動的牙齒嗎?
不,更鼓勵讓孩子自己把它拔出來,因為只有孩子能夠確切的知道牙齒能不能拔得動,會不會疼得厲害,我們大人去拔,可能會弄傷它。
當牙齒開始松動后,就可以讓孩子有空就用手或者舌頭去推一推那顆要掉的牙齒,直到它真正松動,那樣的出血量也會小很多。
乳牙掉了,但恒牙過一年還不長,怎么辦?
恒牙的萌出和乳牙脫落之間相差1年的并不少見,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這顆乳牙還沒到時間就被過早拔出了,比如被磕壞。
可以帶去醫院口腔科用X線片檢查一下恒牙的發育情況,如果是因為牙齦過厚阻礙恒牙發育的,可以叫醫生做一個小切口來幫助它萌出。
關于寶寶長牙、換牙的問題,如果媽媽們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想了解的,就給我留個言哈。
(好多麻麻說,為什么沒早早發現我們,別擔心,記得置頂,就不會看不到咱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