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微信號(hào)amtf1000)—— 般若為導(dǎo),凈土為歸。
善緣可以自此而增。惡緣省而不已。終必至于絕其惡。善緣增而不已。終必至于純乎善。惡既絕矣。善既純矣。非為君子而何。非為大賢而何。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
龍舒凈土文卷第一
宋國學(xué)進(jìn)士王日休撰
予遍覽藏經(jīng)及諸傳記。取其意而為凈土文。無一字無所本。幸勿以人微而忽其說。欲人人共曉。故其言直而不文。予龍舒人也。世傳凈土文者不一。故以郡號(hào)別之。
凈土起信一
凈土之說。多見于日用之間。而其余功。乃見于身。不知者止以為身后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于生也。何則佛之所訓(xùn)人者。無非善。與儒教之所以訓(xùn)人。何以異哉。唯其名有不同耳。故其以凈土為心。則見于日用之間者。意之所念。口之所言。身之所為。無適而非善。善則為君子。為大賢。現(xiàn)世則人敬之。神祐之。福祿可增。壽命可永。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凈土為心者。孰謂無益于生前乎。其次為業(yè)緣所奪。而不能專志于此。茍有志焉者。亦惡緣可以自此而省。善緣可以自此而增。惡緣省而不已。終必至于絕其惡。善緣增而不已。終必至于純乎善。惡既絕矣。善既純矣。非為君子而何。非為大賢而何。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凈土為心者。孰謂無益于生前乎。又其次不知禮義之所在。不知刑罰之所畏。惟氣勢之為尚。惟勢力之為趨。茍知以凈土為心。則亦必知省己而自咎。所為雖不能皆合于禮義。亦必近于禮義矣。雖不能盡超乎刑罰。亦必遠(yuǎn)于刑罰矣。漸可以脫小人之域。而終為君子之歸。庸人稍知佛理者。世必目為善人。此其效也。由是言之。則從佛之言。而以凈土為心者。孰謂無益于生前乎。或曰。從孔子之言。而以儒教為心。豈不益于生前乎。何必凈土哉。曰。此世間法耳。非出世間法。世間法則不出于輪回。出世間法則直脫輪回外。凈土既益于生前。又益于身后者。以其兼出世間法故也。
觀世音菩薩圣誕日燃燈祈福法會(huì)
福 慧 共 修 fjdhcom
2016年3月27日(農(nóng)歷二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圣誕日,寧波慧日禪寺與佛教導(dǎo)航發(fā)起八萬四千燈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的共修法會(huì)。祈愿所有的同修都能消災(zāi)免難、吉祥如意。
隨喜轉(zhuǎn)發(fā)分享,同獲供燈功德。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