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是邊壽民畫蘆雁的代表作。圖上僅繪蘆葦叢邊二雁,悠閑寧靜,姿態生動自然。用筆洗練嫻熟,墨色深淺把握自如,反映了畫家長期與雁朝夕相對,觀察入微,從而達到了“自與心會,畫與神契”的意境。
清 邊壽民 蘆雁圖軸 128.7×49.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生動地描繪了秋雁溫情互喚的小景。全幅為縱式構圖,作者巧妙地在近景處繪一株高大的蘆葦,以其縱向的造型加強了上下兩只秋雁間的聯系,成為有機地連貫畫面物象的一條主線。蘆、雁以潑墨寫意繪成,準確而生動的筆墨顯現出作者較強的寫生能力。
邊壽民(1684—1752年),原名維祺,字壽民,后以字行,更字頤公,號漸僧、葦間居士等,山陽(今江蘇省淮安縣)人。出身貧寒,終生不仕。工詩詞書畫,善畫花鳥、蔬果和山水,尤以畫潑墨蘆雁而馳名江淮,有“邊蘆雁”之稱。因常往來于揚州,曾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