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史上最全東海經濟蝦類圖譜|推薦收藏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東海傳統的主要經濟魚類資源衰退,捕食蝦、蟹類的魚類減少,蝦蟹類生存空間擴大,資源發生量增加,資源數量增長較快,同時海洋捕撈作業結構也進行調整,發展了桁桿拖蝦作業,恢復了梭子蟹流網作業,90年代初以來又發展了蟹籠作業,不但利用了近海傳統的蝦蟹類資源,也開發了外海新的蝦蟹類資源和漁場,使蝦蟹類產量極大提高,近年來,東海區三省一市的蝦蟹產量已達到120萬噸,占東海區海洋捕撈總產量的20%,蝦蟹類已成為海洋捕撈重要的漁獲對象,對減輕帶魚等主要經濟魚類的捕撈壓力,滿足國內水產品市場的需求和創匯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開始我們給大家介紹東海經濟蝦蟹類,其中蝦類40種,隸屬于14科28屬,蟹類50種,隸屬于13科32屬,介紹包括這些蝦蟹的學名、中外文名稱、地方名、形態特征、分布和漁場。首先我們介紹40種蝦類,包括主要蝦類品種中的主要經濟種和常見種,下次我們繼續給大家介紹蟹類,請大家繼續關注我們。


1.中華管鞭蝦 (管鞭蝦科,管鞭蝦屬)

同物異名:Solenocera sinensis Yu

地方名:紅蝦、大腳紅蝦、紅落頭蝦、毛竹節蝦(舟山)

外文名:coastal mud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50 - 90 mm,體重1.5 -9.0g的中型蝦類,甲殼薄而光滑,體橙紅色,第1-6腹節后緣顏色較濃,呈鮮紅色帶狀。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阿拉伏拉海、日本及中國的南海、東海和黃海南部。東海主要分布在20 -60 m水深海域。是東海近海和北部海域的優勢種之一。

 

2.凹管鞭蝦(管鞭蝦科,管鞭蝦屬)

同物異名:SoLenocera depressa Kubo

地方名:紅蝦、外海紅蝦

外文名:Chinese mud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60 - 110 mm,體重2.5-19g的中型蝦類。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馬來西亞、中國的臺灣、東海和南海海域。東海主要分布在60m水深以東的東海外海和舟山漁場以南海域。

 

3.大管鞭蝦(管鞭蝦科,管鞭蝦屬)

同物異名:Solenocera promirzentis Kubo

地方名:大紅蝦、外海紅蝦、臺灣紅

外文名:Black mud shrimp,large mud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65 -120 mm,體重3-21g的中型蝦類。甲殼表面光滑,體橙紅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中國的臺灣、東海和南海海域。東海主要分布60 m水深以東的東海外海和舟山漁場以南高鹽水海域。


4.高脊管鞭蝦(管鞭蝦科,管鞭蝦屬)

同物異名:Solenocera choprai Natarai Yu et Chan

地方名:紅蝦、大頭紅蝦

外文名:Highridged mud shrimp,ridgeback mud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70 - 110 mm,體重6-20g的中型蝦類,體色橙紅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菲律賓、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東海主要分布于60 m水深以東海域,在溫臺漁場、魚山漁場和江外、沙外漁場分布密度較高。

 

5.中國明對蝦(對蝦科,明對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chinensis ( Osbeck),Penaeus orientalis Kishinouye

地方名:東方對蝦、明蝦、中國對蝦

外文名:Chineses shrimp,Fleshy prawn

形態特征:體長160 - 230 mm,體重50 - 80g的大型蝦類,甲殼薄而透明、光滑,體色雌性青藍色,雄性棕黃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黃海、渤海、東海北部和朝鮮,是我國和朝鮮的特有種,是黃海、渤海區主要的捕撈對象。

 

6.長毛明對蝦(對蝦科,明對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

地方名:對蝦、明蝦、大蝦、白蝦

外文名:Redtail prawn

形態特征:體長130 - 190 mm,體重35 -60g的大型蝦類,大的個體可達210 mm,重105g。體形與中國明對蝦類似,甲殼薄、透明,體色呈灰藍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阿拉伯海、巴基斯坦、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我國的南海、東海海域。東海主要分布于浙江南部近海至福建南部近海,以閩南漁場近海數量較多,漁期主要有春汛和秋汛。

 

7.日本囊對蝦(對蝦科,囊對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japonrius  Bate

地方名:竹節蝦、花蝦、班竹蝦、車蝦

外文名:Kuruma prawn,japanese tiger prawn,wheel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140 - 200 mm,體重30 -80g的大型蝦類。體表具棕色和藍色相間的黃斑,附肢呈黃色,尾肢藍色和黃色。

分布和漁場:非洲東岸、紅海、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和中國的南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東海主要分布在40 - 100 m水深海域。冬春季分布在28.00'N以南海域,在100 m水深附近較為密集,夏秋季自長江口以南的東海近海都有分布。

 

8.斑節對蝦(對蝦科,對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bubulus Kubo

地方名:草蝦、花蝦

外文名:Giant tiger prawn,black liger prawn

形態特征:成熟個體體長300 - 350 mm,體重350 -400g,大的個體體重可達500g,是大型蝦類中個體最大的一種。體表光滑,殼稍厚,體色由暗綠色、棕色相間橫斑排列,腹肢的柄部外面呈黃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非洲南部、東岸,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北部、日本。中國的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沿海均有分布。

 

9.凡納濱對蝦(對蝦科,濱對蝦屬)

地方名:南美白對蝦、凡納對蝦、白對蝦、白肢蝦

外文名:Whiteleg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140 - 230 mm,體重50 - 100g的大型蝦類。外形與中國明對蝦很相似,體色為淺灰色,體表帶有細小的斑點,尾扇底端外緣呈帶狀紅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美洲太平洋沿岸,從加洲灣至秘魯北部近海,以厄瓜多爾沿犀分布最為集中,是中南美洲對蝦養殖的主要種類。1988年由中國科學院引進,1998年在我國沿海省市推廣養殖,2000年以后養殖規模擴大十分迅速,近年來在沿岸定置張網有零星捕獲。

 

10.哈氏仿對蝦(對蝦科,仿對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hardwickii Miers

地方名:滑皮蝦、青皮、硬殼蝦

外文名:spear littoral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60 - 100 mm,體重2.5- 11.0g的中型蝦類,甲殼硬,體表光滑,活體呈青色,尾肢末緣棕黃色,腹肢棕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印度、馬來西亞、加里曼丹、新加坡、日本及中國的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

 

11.細巧仿對蝦(對蝦科,仿對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teneILus Bate

地方名:花滑皮蝦

外文名:Smooth shell littoral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35 -65 mm,體重0.5-3.0g的小型蝦類。體型纖細,甲殼薄而光滑,體表淡粉紅色或稍帶淡黃色,尾肢紅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朝鮮、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孟加拉、印度和我國的黃海、東海、南海海域,是印度一西太平洋廣分布種。在東海近海20 -60 m水深混合水區都有分布。

 

12.鷹瓜蝦(對蝦科,鷹爪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curvirostris Stimpson

地方名:厚殼蝦、沙蝦、粗皮、霉蝦

外文名:White - hair rough shrimp,Southern rough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50 -95 mm,體重1.5- 12g的中型蝦類。腹部各節前緣白色,后半部為紅黃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朝鮮、中國,南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西至印度、非洲東岸、馬達加斯加及地中海東部,是印度一西太平洋廣分布種。東海主要分布在40 - 65 m水深海域,在長江口以東海域可分布到100 m水深海域。

 

13.假長縫擬對蝦(對蝦科,擬對蝦屬)

同物異名:Parapenaeus fissures( Bate)

地方名:白蔥、白丁蝦、劍蝦、外海滑皮蝦

外文名:Eastern neptune rose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60 -100 mm,體重2-10g的中型蝦類,甲殼薄而光滑,俸色淺黃色。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印度、馬來西亞、紅海和中國的東海南部和南海海域。東海主要分布在魚山漁場、溫臺漁場、舟外漁場和閩東漁場,水深60 -120 m海域。

 

14.須赤蝦(對蝦科,赤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affinis barbatus de Haan,Parapenaeus akayebi Rathbun

地方名:鐵殼蝦

外文名:Whiskered velvet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60 - 110 mm,體重2.5- 13g的中型蝦類。體細長,甲殼厚硬,表面粗糙,有絨毛,并帶有棕紅色的斜斑紋。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和中國的東海、南海誨域。東海主要分布于鹽度34以上的高鹽水海域,在浙江中南部外側海區至閩東漁場均有分布,常與凹管鞭蝦、大管鞭蝦、假長縫擬對蝦一起捕獲。

 

15.戴氏赤蝦(對蝦科,赤蝦屬)

同物異名:Parapenaeus  dalei  Rathbun

地方名:紅筋蝦、霉蝦

外文名:Kishi velvet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50 -70 mm,體重1.5-3.5g的中小型蝦類。身體遍布斜行排列的紅色斑紋,甲殼厚而粗糙,表面生有密毛。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東海、黃海、日本和朝鮮西岸,東海主要分布于20 -65 m水深海域,以40 - 65 m水深海域為主要分布區,常與鷹爪蝦混棲,生殖季節密集分布于舟山漁場臺灣暖流峰舌區。

 

16.長角赤蝦(對蝦科,赤蝦屬)


形態特征:體長50 -75 mm,體重1.5-4g的中小型蝦類。體橙黃色,第1至第5腹節每節兩側有淡粉紅色斑塊。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東海南部海域,在溫臺漁場、閩東漁場、魚外漁場數量較多,以冬春季分布密度較高,夏秋季隨臺灣暖流北上,在舟外漁場也有少量分布。

 

17.周氏新對蝦(對蝦科,新對蝦屬)

同物異名:Penaeus joyneri Miers

地方名:黃蝦、麻蝦、芝蝦、黃新對蝦

外文名:Shiba shrimp,yellow shrimp

形態特征:體長70 - 100 mm,體重3-10g的中型蝦類,甲殼薄,表面光滑,體色淡黃,表面散布許多藍褐色小點,有許多凹下部分著生短毛。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日本、朝鮮沿海和中國的南海、東海、黃海沿海,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地方性種,東海南部沿海多于北部沿海,春夏季進入沿岸、內灣、島嶼周圍海域產卵,是沿岸定置張網作業兼捕對象。

 

18.刀額新對蝦(對蝦科,新對蝦屬)

同物異名:獨角新對蝦(Metapenaeus monoceros Kubo)

地方名:沙蝦、蘆師

外文名:Greasy -back  shrimp

形態特征琳長70 - 130 mm,大的個體可達160 mm,體重50g。體色淡褐色,體表光滑,表面散布許多青色小點,體表凹下部分著生短毛。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印度、孟加拉灣、印度尼西亞、朝鮮、日本、新加及中國的南海、東海。南海資源豐富,是重要的經濟種,東海數量較少,僅分布于福建、浙江近海。

 

19.葛氏長臂蝦(長臂蝦科,長臂蝦屬)

同物異名:Leander gravieri Yu

地方名:紅獅頭蝦、渣籽蝦、桃紅蝦

外文名:Chinese ditch prawn(英)

形態特征:體長50 -70 mm,體重2.5-5g的中型蝦類。體色淡黃色,具紅棕色斑紋。

分布和漁場:是中國和朝鮮近海的特有種。東海主要分布于30.00'N以北海域。30.00'N以南海域,數量大大減少,只在沿岸水域有少量分布。

 

20.脊尾白蝦(長臂蝦科,白蝦屬)

地方名:白蝦、大白槍蝦

外文名:Ridgetail white prawn(英)

形態特征:體長50 - 80 mm的中型蝦類。甲殼薄,體色透明,微帶藍色或紅色的小斑點。

分布和漁場:河口性種類,為我國特有種。黃海、東海、南海沿岸水域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10 m水深以內的河口、港灣,尤以長江口、錢塘江口分布數量大。春季在河口、港灣捕獲量較大,是沿岸、河口區的主要經濟蝦類之一。

 

21.東海紅蝦(長額蝦科,紅蝦屬)

同物異名:長腕紅蝦(Plesionika izumiae Omori)

外文名:Eastern red shrimp(英)

形態特征:體長30 -42 mm的小型蝦類,頭胸甲表面光滑,體紅色。

分布和漁場:主要分布于31.00'N以南40 m水深以東的東海高鹽水海域。在31.00'N以北,黃海暖流分布區,即江外、沙外漁場也有分布。

 

22.中國毛蝦(櫻蝦科,毛蝦屬)

地方名:毛蝦、糯米飯蝦、小白蝦

外文名:Northern maoxia shrimp(英)

形戀特征:體長26 -40 mm的小型蝦類,體側扁,甲殼甚薄,體色透

明。

分布和漁場:分布于渤海、黃海、東海沿岸和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東海50 m水深以淺海域都有分布。

 

蝦類種類:常見種


23.扁足異對蝦(對蝦科,異對蝦屬)

外文名:Periscope shrimp

形態:體長56 mm,體重2.1g的中小型蝦類。甲殼薄而光滑。

分布:分布于日本、印度尼西亞、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澳大利亞,中國的東海和南海。為東海常見種,拖蝦生產常有捕獲。

 

24.脊單肢蝦(單肢蝦科,單肢蝦屬)

外文名:Ridgeback rock shrimp

形態:體長57 mm,體重5.5g的中型蝦類。體形較短,體表粗糙,甲殼堅厚,有棕色不規則斑點。

分布:分布于日本以南的西太平洋沿岸水深50 - 350 m。中國的東海、南海都有分布。


25.細螯蝦(玻璃蝦科,細螯屬)

地方名:麥稈蝦、鉤子蝦、銅管子

外文名:Lesser glass shrimp

形態:體長為25 -45 mm的小型蝦類,體甚透明,甲殼較硬,遍布稀疏的紅色小點。

分布:分布于朝鮮、日本,中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26.安氏白蝦(長臂蝦科,白蝦屬)

地方名:白蝦、小白槍蝦

外文名:Cipango white prawn

形態:體長25 -45 mm,體重0.2-1.4g的小型蝦類。體色透明,腹部每節后緣有較淡的紅色橫紋,尾肢上有紅色的斑紋。

分布:分布于東海、黃海沿岸,河口、港灣一帶水域,為河口性種類,是我國特有種。

 

27.巨指長臂蝦(長臂蝦科,長臂蝦屬)

外文名:Migrant prawn

形態:體長45 -65 mm,體重1.5-4.0g的中小型蝦類。體透明略帶黃棕色斑紋。

分布:分布于中國沿海近岸淺海及河口附近海域,為沿岸海區常見種。

 

28.日本異指蝦(異指蝦科,異指蝦屬)

外文名:Japanese neka shrimp

形態:體長43 mm,體重1.1g的小型蝦類。體略呈圓柱形。

分布:分布于日本、馬來群島,中國的東海和南海。

 

29.日本鼓蝦(鼓蝦科,鼓蝦屬)

地方名:強盜蝦

外文名:Japanese  snapping shrimp

形態:體長30 -50 mm,體重1.0-3.0g的小型蝦類。

分布:分布于日本和中國南北沿岸各海區。定置張網、拖蝦網常可

捕獲。


30.鮮明鼓蝦(鼓蝦科,鼓蝦屬)

地方名:搭克蝦

外文名:Chinses snapping shrimp

形態:體長40 - 60 mm,體重1.5-5.0g的小型蝦類。額角呈短刺狀,頭胸甲光滑無刺,額角后脊伸至頭胸甲中部附近。腹部各節粗短而圓。

分布:分布于印度,中國的南北沿岸各海區。

 

31.鞭腕蝦(藻蝦科,鞭腕蝦屬)

同物異名:Hippolysmata vittata

形態:體長24 -34 mm,體重0.4-1.0g的小型蝦類。

分布:分布于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紅海、中國沿海各海區淺海,沿岸定置張網常可捕獲。

 

32.脊額外鞭腕蝦(藻蝦科,外鞭腕蝦屬)

形態:體長50 mm,體重2.7g的小型蝦類,額角較長,基部呈雞冠狀脊突。

分布:分布于印度、緬甸、斯里蘭卡,中國的東海和南海。

 

33.滑脊等腕蝦(民額蝦科,等腕蝦屬)

外文名:Dorodotes shrimp

形態:體長30 -55 mm,體重0.5-2.5g的中小型蝦類。額角稍長于頭胸甲,末瑞尖,上緣幾乎與頭胸甲相平。

分布:分布于紅海、莫塔馬灣、阿拉佛拉海,中國的東海、南海。東海拖蝦作業常可捕獲,但數量不多。

 

34.脊腹褐蝦(褐蝦科,褐蝦屬)

同物異名:Crangon hakodatei Rathbun

地方名:桃花蝦、母豬蝦、狗蝦,舊稱脊尾褐蝦。

外文名:Japanese  sand shimp

形態:體長34 - 60 mm,體重0.5 - 2.5g,大的個體體長可達75 mm,體重5g。體表粗糙,具有短毛。體色黑白色相間,帶有棕褐色小點。

分布:分布于舟山群島以北的東海北部及黃海海域,國外分布于日本。在30.30'N以北的東海北部海域,冬春季數量較多,是拖蝦作業的兼捕對象。

 

35.紅斑后海螯蝦(海螯蝦科,后海螯蝦屬)

外文名:Scampi(英),三于三7,力礦工匕(日)

形態:體長50 -100 mm,體重5-35g,大的個體可達110 mm,體重

409。甲殼堅厚,俸紅色,頭胸甲上密布顆粒。

分布:分布于日本、菲律賓、中國的東海、南海。東海主要分布在125.00'E以東外海,在濟洲島南部的沙外、江外漁場常有捕獲。是拖蝦作業的兼捕對象。

 

36.脊龍蝦(龍蝦科,脊龍蝦屬)

地方名:龍蝦

外文名:Sandy -mud  spiny  lobster

形態:體長210 mm,體重226g的大型蝦類。頭胸甲棱柱形,密布顆粒突起,體色黃紅色,腹面泥污色。

分布:分布于日本、中國的東海和南海。

 

37.中國龍蝦(龍蝦科,龍蝦屬)

地方名:龍蝦

外文名:Chinese lobster(英)

形態:體長175 mm,體重167g的大型蝦類。大的個體體長200 mm

以上。

分布:分布于中國的東海、南海、東海分布于舟山群島以南海域。


38.東方扁蝦(蟬蝦科,扁蝦屬)

外文名:Oriental flathead lobster

形態:體長80 mm,頭胸甲寬45 mm,體重21.7g的爬行蝦類。頭胸甲背腹扁平,呈倒梯狀,表面粗糙,多小顆粒。

分布:分布于日本、東非、波斯灣、紅海、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以及中國的東海和南海。東海主要分布在舟山漁場以南50 m水深以東外海。

 

39.九齒扇蝦(蟬蝦科,扇蝦屬)

地方名:琵琶蝦

外文名:Japanese fan lobster

形態:體長110 mm,體重67g的爬行蝦類。

分布:分布于日本、東非,中國的東海、南海。

 

40.毛緣扇蝦(蟬蝦科,扇蝦屬)

地方名:琵琶蝦

形態:體長90 mm,體重32.8g的爬行蝦類。頭胸甲特別寬,形似

團扇,表面具許多小凹點,中間脊上的突起不明顯。

分布:分布于日本、東南亞、中國的東海和南海。



以下為廣告



精彩文章



點擊圖片瀏覽|加拿大北極蝦:世界上產量最大的野生冷水蝦!

 

本文參考自《東海經濟蝦蟹類》,宋海棠等著


轉載要求及格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史上最全東海經濟蟹類圖譜|推薦收藏
1635舟山群島是在城市里打魚的漁場
中國海鮮鄙視鏈,渤海、東海、南海,到底哪兒最好吃?丨港口圈
從北到南,四大海的海鮮誰居榜首,有哪些看家海鮮坐鎮呢
中國四大海鮮流派,您最愛哪派?
海蝦河蝦傻傻分不清?盤點餐桌常見9種蝦,一次性教會你分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临泽县| 灌阳县| 阳谷县| 威信县| 鞍山市| 汝州市| 太康县| 巴塘县| 乌恰县| 凌海市| 佛教| 五台县| 绥棱县| 鄢陵县| 茂名市| 来凤县| 桂阳县| 阳山县| 东安县| 福州市| 福建省| 兰考县| 淮安市| 彰武县| 根河市| 香港| 德保县| 徐闻县| 沛县| 满洲里市| 特克斯县| 永寿县| 龙川县| 常山县| 宽甸| 巴马| 珠海市| 体育| 上饶县|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