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其峰,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別署雙槐樓主、求異存同齋主。1920年生,山東招遠人。天津美術學院終身教授,文化部中國畫研究院院部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天津當代美術教育(高等美術教育和社會美術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曾任天津美術學院副院長、繪畫系與工藝系主任,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等職。
曾先后從師于徐悲鴻、黃賓虹、李苦禪、王友石、汪慎生、溥松窗、秦仲文等名家。擅山水、花鳥、書法、篆刻,兼通畫史、畫論。
代表作《春江水暖》《俏不爭春》《秋江》等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并在報刊上發表。著有《中國畫技法(第一輯)》《孫其峰畫集》《孫其峰書畫選集》《花鳥畫譜》《孫其峰教學手稿》等。
錢陳翔
孫老師,非常榮幸能有機會采訪您!近年您先后獲得國家繪畫終身成就獎、書法終身成就獎、中國造型藝術終身成就獎三項中國美術最高獎項,是至今國內唯一將三大獎項集于一身的藝術家。您是如何理解繪畫、書法、篆刻三者之間的關系的?
孫其峰
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頒獎現場
2013年
在中國文化里,藝術的各個門類都是相輔相成的,尤其是書法、繪畫和篆刻之間。三者之間的關系核心就是矛盾關系。用墨的濃淡干濕,用筆的輕重、提按、方圓、逆順、剛柔,構圖上的有無、聚散、計白當黑,顏色上的冷暖、厚薄等等,無不體現著一種相輔相成的矛盾關系。正是這種矛盾而統一的關系構成了中國繪畫的多彩多姿。而這種矛盾關系,又與中國傳統哲學的辯證思維方式有密切關系。方中寓圓、柔中有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偏者正之,正者偏之,整者碎之、碎者整之,密中求疏、疏中間密,散中有聚、聚中有散等等,都是矛盾統一的辯證法在中國書畫藝術中的具體體現。在中國書畫藝術中,像這種矛盾的辯證統一關系處處皆是,繪畫藝術的哲學同樣適合于書法藝術、篆刻藝術。
孫其峰 翠鳥
46cm × 35cm 紙本 1981年
錢陳翔
您自20世紀50年代起便投身美術教育,可以說把大半生獻給了教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您的門下培養了一大批活躍于當今書畫領域的名家。為師幾十載,有何感慨呢?
孫其峰
孫其峰(右一)于北平國立藝專留念
1945年
首先我自己年輕的時候非常得益于好的老師們,北平藝專時的徐悲鴻、黃賓虹、李可染、秦仲文、吳鏡汀、王友石、汪慎生等老師,曾教我書法篆刻的壽石工、金禹民老師,我打心底感謝他們的教導。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為師者的責任和榜樣,讓我在面對自己的學生時,能夠以他們為標桿鞭策自己。
孫其峰授課中 1991年
師生合影 1991年
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藝術是需要代代相傳的,我們在這當中扮演的是不可斷裂的一環。作為老師,我毫無保留,將自己一路摸索的感悟傳授下去,希望我的學生可以少走彎路,在我的基礎上,走更長的路。
孫其峰 有魚圖
68cm × 45cm 紙本 1985年
錢陳翔
您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已經總結和創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國畫教學模式和方法,體系完備而獨具特色,能否簡單與我們談談您的中國畫教學方法?
孫其峰
帶領學生于昌黎縣寫生
1959年
孫其峰指導學生霍春陽
1990年
古人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學畫一定要抓住這一點。在教學上,我相對更加重視寫生和臨摹的結合,教寫生的時候,多讓學生參看一些名家的古畫,幫助他們從中吸收和理解傳統技法,豐富他們寫生的技巧。
孫其峰 雙鷲圖
103cm × 101cm 紙本 20世紀60年代
在教臨摹的時候則要反過來多讓他們看看實物實景,先要幫助他們理解古人作畫的意圖,懂得為什么要這樣畫,才不會停留在“依樣畫葫蘆”的狀態。
孫其峰 雙吉圖
69.5cm × 45cm 紙本 2011年
錢陳翔
現在我們對于寫生的理解已經很大程度上受了西方繪畫的影響,與古人的“寫生”概念產生了距離。您怎么理解中國古人的所謂“寫生”呢?
孫其峰
中國畫研究院(國家畫院)籌備工作委員會全體成員以及部分學生合影,孫其峰為第一排右起第二位 1978年
“寫生” 在我國繪畫傳統中,除了可以理解為創作的準備活動之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體現我們中國畫現實主義的創作思想和方法。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寫生叫“留影”,人物畫的寫生叫“寫照”“寫真”,只有花鳥畫的寫生才叫做“寫生”,指的是寫花鳥的生意,寫花鳥畫的生命。
孫其峰手稿 20世紀50年代—21世紀初
花鳥畫是我們特有的,它與西洋畫中表現的靜物畫不同,它要表現的是正在生長的花草和正在生活的鳥獸,所以畫家能不能寫出“生意”,這一點特別關鍵。
孫其峰 秋趣
95cm × 45cm 紙本 2008年
錢陳翔
您剛剛說中國的花鳥畫是區別于西洋靜物畫的特有的繪畫,那么,具體來說,其特點體現在哪里呢?
孫其峰
孫其峰速寫練習中
首先是剛才講的“寫生”,古典的西方油畫經常畫的是采摘下來擺放好的花卉水果,或者動物的標本之類的等等,這些可以說都是死的,畫出來沒有那種生機勃勃的味道。而中國畫要表現的是活的,是地里長出來的花草、天空飛翔的禽鳥,畫家只是捕捉它們有意境的某個瞬間,整個場景都是活的。
孫其峰 白描玉米
36cm × 39cm 紙本
1958年
孫其峰 瓷碗、竹筷
37cm × 40cm 紙本
20世紀50年代
而且中國還有“百花長卷”的形式,不受自然規律限制,不同季節的花都可以在同一張畫里出現,西洋畫就不行。其次,中國的花鳥畫在色彩上只表現固有色,沒有背景色,也不考慮西方那種背景色的影響,這是很有特色的。
孫其峰 歲朝圖
68cm × 45cm 紙本 2006年
錢陳翔
寫生中最矛盾的關系可能就是處理真與美的關系了,有時候很奇怪,畫得真了卻反而不美了,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孫其峰
藝術不是科學,所以不能讓自然科學思維左右藝術思維。科學方面對了就一定好,藝術方面對了卻不一定好,有時候不對的同樣好甚至更好。
孫其峰于招遠梨園寫生
1999年
孫其峰 荷塘清趣
48cm × 36cm 紙本 1960年
我們在討論繪畫的時候,不要去注意什么畫得對或者不對,而應注意美或不美、好或不好。
錢陳翔
對于畫家來說,除了寫生之外,臨摹也是必須兼顧的功課。您怎么看待臨摹在繪畫創作中所起到的作用?
孫其峰
孫其峰創作中
我感覺在學畫的過程中,臨摹和寫生應該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忽視了哪個方面都是錯誤的。中國畫歷來重視臨摹,因為它能夠讓初學者很快地學習到筆墨技法和創作方法,這些經驗如果單單依靠寫生是得不來的。
孫其峰 靈鶴雙翅不染泥
尺寸不詳 紙本 2010年
孫其峰 靈鶴臨溪一枝春
尺寸不詳 紙本 2010年
畫畫的時候什么該畫,什么該舍棄,哪里該著重,哪里該虛掉,取還是舍,虛還是實,這些問題都可以從臨摹前人的畫入手,去找到答案的。而且不用擔心臨摹會導致千人一面,會阻礙藝術家創新,這些顧慮都是多余的。每個人的著眼點和理解不同,臨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元代的王、黃、吳、倪四大家,都是臨摹過董北苑的,可是他們的畫面貌不盡相同,各有千秋,學畫的人必須要臨畫,這一塊不能少。
孫其峰 山水小稿
46cm × 37cm 紙本 20世紀60年代
錢陳翔
說到臨摹,就不得不談談傳統了,中國畫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是我們今人所共享的一座寶藏,您是如何看待傳統的呢?
孫其峰
孫其峰于書房
我們人從一生下來就是處在傳統的包圍之中的,這不是你想廢棄就可以廢棄的。而藝術更是不可能離開傳統的,離開傳統的藝術是無根之木,今人應當在傳統的基礎上研究怎樣把事情做得更好。傳統是前人給后人鋪設的臺階,是讓我們上山更加省力的路,我們為什么要舍棄石階去攀爬懸崖峭壁呢?
孫其峰 山石畫法
34cm × 47cm 紙本 20世紀80年代
大家都說要“推陳出新”,傳統技法雖陳,但不正是推陳出新的基礎嗎?“推陳出新”的前提是“學陳”“知陳”。就看個人怎么去看待了。傳統好比地基,新房子蓋好了它也看不見了,可你少不了它。樓蓋得越高,地基越要牢靠扎實。
孫其峰 靜物寫生
32cm × 40cm
紙本
20世紀60年代
孫其峰 甜瓜、葡萄范畫
33cm × 41cm
紙本
20世紀50年代
錢陳翔
推陳出新,出新也是藝術家們最關心的主題之一。但藝術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味求怪異,那么關于創新,您又怎么看呢?
孫其峰
孫其峰與夫人品畫
新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好的,搞點與別人不同的東西并非難事,難的是要有內涵,要能夠體現真、善、美。所有新的東西都會變成舊的,但所有好的東西不會變成壞的,壞的東西也不可能變成好的。所以說,藝術家的努力方向應該是求好而不是求新,不要急于出風格,要知道基礎越厚,道路越寬。如果沒有打好基礎就急于創新,急于呈現自己的面目,往往是不倫不類,站不住腳的。
孫其峰 天寒有鶴守梅花
70cm × 47cm 紙本 2009年
錢陳翔
中國畫與書法歷來是不分家的,古人說“書畫同源”,您在書法方面也有非常高的造詣,書法用筆是如何影響您的繪畫的?
孫其峰
中國的繪畫是帶有書寫性的繪畫,是有筆墨韻味的繪畫。我感覺,書法各體融入的繪畫中的效果各不相同,用行書筆意畫枝干,鮮活生動,用楷書筆意就剛勁雄渾,用草書筆意去畫則蒼茫老辣。我早年作畫用楷書筆意比較多,80歲以后就開始糅合起來“自作主張”了。書畫是同源的,書法可以入畫,其實畫也可以入書法,二者是相得益彰的。而且書法的結字也可給予繪畫構圖以借鑒,在結字中包含著構圖學的那些相反相成矛盾統一的關系。書法是一座可供繪畫挖掘取用的大寶庫。
孫其峰 習玩博涉四言聯
138cm × 68cm 紙本 2001年
錢陳翔
花鳥中,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有人分析說您退休之前比較少畫鳥類,退休后則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畫鳥上,出現了全新的面貌,所畫的鳥越來越生動了,能給我們講講您對畫鳥的心得嗎?
孫其峰
孫其峰繪制作品
從前畫喜鵲、斑鳩,都不畫飛著的,怕畫不好。退休以后時間比較空閑,見我家院子里經常有山喜鵲、戴勝之類的鳥飛過或者停留,我就在院子里仔細觀察它們,研究它們飛行的姿態。
孫其峰 竹雀圖
68cm × 68cm 紙本
1994年
孫其峰 一覽眾山小
68cm × 68cm 紙本
2000年
有時候拿紙筆寫生畫速寫,有時候參考其他人的畫法再結合實物的觀察嘗試默畫,很快就攢了上百張的小畫稿,感覺自己有點信心了,就狠狠心開始畫飛著的鳥類了。畫完還得慢慢找問題,一點點改進,這個進步的過程本身就是很有趣的。
孫其峰 四喜圖
105cm × 70cm 紙本 2008年
錢陳翔
在訪談的最后,我們想聽您談談藝術創作上的心得體會,也算是給廣大愛好中國書畫的朋友們一些建議。
孫其峰
孫其峰于書房作畫
藝術家既要有膽,又要有識。光有膽沒有識就容易走向膽大妄為的弊端,胡來瞎搞,站不穩腳跟;光有識而沒有膽的人呢,又容易固步自封,因循守舊,成為傳統或者造化的奴隸,而難以形成自我的風格。所以說兩者一定要兼顧,作畫才能夠胸有成竹,變化多端。
孫其峰 招財進寶
69cm × 47cm 紙本 2008年
謹以此篇采訪敬祝孫其峰先生百歲華誕!
(鑄山微信平臺據孫其峰對話語音整理經作者審核)
2018年2月2日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