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包子鋪是最常見的,很多都是從農村出來到城市創業的夫妻,每天凌晨就起床開始干活,特別辛苦。在農村大集上,也有一些流動的包子鋪,但是銷量并不是很理想。縱觀這些包子鋪大多千篇一律,口味也相差不多,這就給消費者造成一種錯覺,買誰家的都可以,反正都一樣。
其實稍微轉變一下思路就可以使包子的銷量大增。在很多農村有一個習俗,就是每年春節包餃子的時候都會在餃子里面放硬幣,如果誰吃到的硬幣越多就意味著今年的財運會越好。所以每年為了吃到更多的硬幣,很多人都會比平時多吃幾個水餃,有的直到吃撐了才肯罷休。
同樣的方法為什么不能用在包子上呢?放眼望去,目前還真沒有哪家包子鋪這樣做,所以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機,但是想要自家包子鋪的客流源源不斷,光在包子里面放硬幣是遠遠不夠,還要有其他的營銷技巧來輔助,放硬幣只是第一步。商業本質其實就三點:拉新,留存,促活。下面就結合這三點來詳細介紹一下具體如何操作:
拉新,即拉取新顧客。想要別人來買你的包子就需要一些營銷手段,這手段就是剛才提到的在包子里面放硬幣,可以放三種:1元,5角,1角。前期可以印幾百張單頁,然后在你包子鋪周圍5公里范圍內的寫字樓下面發,每看到那些從寫字樓里面出來的人就上去發一張,告訴他們吃包子送硬幣。當你把宣傳單頁都發完以后,第二天肯定會有好奇的人過來購買你家的包子。
所以在剛開始宣傳的時候,可以適當多放一些硬幣,增加吃到硬幣的概率。當這些購買你包子的人吃到硬幣以后,不用太多,一個辦公室一個。她們肯定會很興奮,哇,第一次吃包子吃到硬幣,以前春節在家吃餃子都吃不到。這就會大大激發她們分享的欲望,她們肯定會第一時間告訴身邊的同事,肯定會有關系好的同事去看是不是真的是硬幣。一看是真的這樣在心里就會覺得這個活動挺靠譜,明天也去買幾個嘗嘗。
這樣會形成一種連鎖反應,第二天如果整個辦公室里五個人都買了,其中一個人吃到3塊錢,一個人吃到了2塊錢,一個人吃到了1塊錢,一個人吃到了5毛錢,一個人一分都沒吃到。人都有攀比心理,表面上雖然不說,但是心里卻在算計:我一定要超過你,業務上不如你,吃包子我還比不過你。這些心理會促使多米諾骨牌效應發生,一傳十,十傳百,包子的銷量肯定會大增,接著問題就來了,銷量激增以后該如何留住這些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