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百花爭妍。
在這個「亂花漸入迷人眼」的季節里,我們如何才能在賞花的同時把花兒拍好呢?
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展現花之嬌媚,拍出令人稱贊的賞花大片呢?
別擔心。今天,【影像派】為大家準備了一份詳盡的《花卉攝影完全手冊》,內容涵蓋前期至后期,解決大家在拍花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常見問題。但愿大家閱后可以有所啟發,在拍花時做到「胸有成竹」,不再「眼花繚亂」。
因文章篇幅較長,為便于閱讀與梳理知識結構,本手冊將分為上、下兩篇,此為上篇。
拍攝花卉,角度的選取很重要,它將決定一張照片的第一印象,甚至決定一張照片的成敗。
對于拍攝視角,有一個總的指導原則:
避免常規視角。
攝影是光影的「創作藝術」而非「忠實記錄」,因此,在按下按門之前,有必要反復思考你的觀察視角。
若一看到花就毫不猶豫地舉起相機狂掃一通,拍出來的往往是這樣的:
圖1:錯誤示范一
或是這樣的:
圖2:錯誤示范二
稍微觀察上兩圖,我們便不難發現,它們都陷入了一個共同的誤區:
兩張照片雖然分別用了俯拍和仰拍,但可惜都是以「路人甲圍觀的視角」去拍攝的,司空見慣的視角直接導致了畫面的平庸無趣,畫面元素繁多且擁擠,「花」的主體地位無從凸顯。
那么在這樣的場景中,我們應該如何拍比較好呢?
圖1的解決方案:
蹲下去靠近花叢,體現「臨場感」,并讓同類型的花充斥整個畫面。側向俯拍,展現花叢的「層次感」。
如圖3所示:
圖3:靠近主體,側向俯視拍攝
若花朵的形態較好、體積較大,則可以將鏡頭盡量靠近花瓣,適當收縮光圈(最大光圈會令畫面銳度下降),若是手機,則可開啟微距模式,展現花瓣形態和脈絡。
如圖4所示:
圖4:靠近花瓣,展現紋理。
對于圖2,木棉樹基本都長得比較高,且花朵朝上生長,要把木棉花拍好有一定難度。但解決方案還是有的:
拍攝之前,先站在木棉樹下從不同角度觀察樹枝的疏密情況,選取一個枝干分布較疏的角度拍攝,并利用變焦功能避開凌亂交錯的樹枝,獲得純凈的背景,突出了木棉花。
如圖5所示:
圖5:選取枝干分布較疏的角度拍攝,用變焦功能避開凌亂樹枝。
「仰拍」不是長得高的花的專屬,長得矮的花也可以使用,不僅可以獲得一個「非常規」的視角,而且還能使背景更加簡潔,令主體一目了然。
如圖6,將相機放在花叢中,仰拍格桑花,淡藍的天空與白色的格桑花相得益彰:
圖6:仰拍格桑花
提及攝影,言必構圖。
「構圖」之于攝影,猶如「骨架」之于建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于構圖方面的知識,我在前期教程文章想學攝影?掌握這5個“套路”,讓你成為朋友圈的攝影達人!和后期教程文章Snapseed教程|構圖不好?3個方法快速拯救你的攝影作品!中,均已用長篇詳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舊文,溫故知新。
2.1、面構圖
在花卉拍攝中,構圖主要分兩種:
面構圖和線構圖。
所謂「面構圖」,指平面對稱構圖,此技巧主要適用于花瓣形狀較好、具有對稱屬性的花卉品種。
如圖7和圖8,都使用了平面對稱構圖的拍攝技巧,強調花瓣的節奏感和韻律之美:
圖7:面構圖,展現花瓣對稱形態。
圖8:面構圖,展現花瓣的韻律之美。
2.2、線構圖
在花卉攝影中,「線構圖」主要是指利用花枝的自然形態和線條作為視覺引導線,進行線性構圖。
如圖9,以天空作背景,橫向取景,利用樹枝向左下方自然延伸的姿態,作對角線構圖,紅色木棉花處于視覺焦點。
圖9:利用樹枝線條構圖
如圖10:
圖10:利用樹枝線條平衡畫面元素比重。
順著花枝伸展的方向,縱向構圖,將簇生的兩朵黃花風鈴木置于畫面中間偏左位置,處于井字型構圖的交叉點,背景中的兩條細枝則分置上下兩側,既避免了構圖的呆板與單一,又平衡了畫面元素的比例。此亦為花卉攝影常用構圖手法之一。
在花卉攝影中,如果背景顏色與花朵主體的顏色相近或相同,可能會出現「主體被淹沒在背景中」的現象。
比如圖11這張照片:
圖11:背景顏色太淺,與花朵顏色太近
背景花朵的顏色與主體花朵相近,大有「喧賓奪主」之勢。這是拍花的常見誤區之一。
正確做法應該是:
找一個與花朵顏色對比強烈、顏色較深的背景,這樣有助于凸顯畫面主體,增強視覺沖擊力。
如圖12,我以翠綠的遠山作為背景,與花朵的金黃形成色彩反差。
圖12:以深色的遠山作背景,與花朵的金黃色形成強烈對比。
為了加強這種對比,我在后期處理時給背景添加了少量的藍色和青色,因為在色相環中,「黃色」和「藍色」是一組對比色,而「青色」又是藍色的相鄰色,故后兩個色相有助于增強畫面元素的視覺張力。
關于花卉攝影的知識,本篇文章暫且分享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