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刑事辯護委托請直接撥打馬律師手機13967528753
歡迎加入“刑事備忘錄”刑法、刑訴討論第八群(一至七群已滿額),欲入群者請先添加本人微信號myyznl或者掃描本文底端二維碼加我好友。PS:已加入前七群的朋友請勿重復要求入群,謝謝。
原公訴機關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李次軍,曾用名李勝勇,男,1979年4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土家族,高中文化,農民,住張家界市永定區。因盜竊,于2000年7月3日被湖南省懷化市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決定勞動教養一年;因犯盜竊罪,于2012年5月10日被湖南省慈利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七千元,2013年1月5日刑滿釋放;因犯盜竊罪,于2014年7月14日被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一萬元,2014年12月12日刑滿釋放。因涉嫌犯盜竊罪,于2015年2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13日被逮捕。現押張家界市永定區看守所。
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法院審理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檢察院指控原審被告人李次軍犯盜竊罪一案,于2015年6月26日作出(2015)張定刑初字第241號刑事判決。原審被告人李次軍不服,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認為事實清楚,決定不開庭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2015年1月30日,被告人李次軍與陳某某(另案處理)在張家界市永定區百大梅尼超市三樓扒竊被害人顧某某裝有700元人民幣的錢包一個。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被害人顧某某的陳述、視頻資料、情況說明、辨認筆錄、現場照片、戶籍材料等。
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李次軍扒竊他人財物,構成盜竊罪。其能如實供述,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是累犯,依法應從重處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第五十二條的規定,以盜竊罪判處被告人李次軍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宣判后,原審被告人李次軍不服,認為量刑過重,其主要理由是:系與陳某某共同犯罪,他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從犯;有立功表現;如實供述;盜竊金額較小;刑滿釋放后生活困難,偶遇陳某某后才實施盜竊。
經審理查明:2015年1月30日,上訴人李次軍、陳某某(另案處理)相遇后決定盜竊,隨后二人來到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解放路的百大梅尼超市,13時許,在該超市三樓男裝區,二人確定對象被害人顧某某后,李次軍在顧某某旁掩護、把風,陳某某竊得顧某某內有人民幣700元的錢包一個。事后李次軍分得350元。
另查明,偵查羈押期間,李次軍提供了公安機關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上述事實,有經原審庭審舉證、質證并查明屬實的下列證據予以證明:
1、被害人顧某某的陳述:2015年1月30日13時許,他在百大梅尼超市三樓男裝區試衣服時,有兩名男子在周圍碰擦,離開超市時發現錢包不見,經查看超市監控錄像發現,是當時在他周圍的兩名男子中穿橙色羽絨服的男子偷走。
2、視聽資料,現場監控錄像:李次軍與陳某某扒竊情況。
3、辨認筆錄:李次軍辨認一同作案的系陳某某。
4、現場范方位圖及現場照片:案發地點系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解放路的百大梅尼超市三樓男裝區。
5、張家界市公安局永定分局永定派出所出具的情況說明:李次軍向公安機關提供了公安機關尚未掌握的犯罪嫌疑人信息。
6、刑事判決書及釋放證明:李次軍曾犯盜竊罪被判處刑罰的情況。
7、戶籍資料:李次軍的自然身份情況。
8、被告人李次軍供認不諱。
本院認為,上訴人李次軍與他人在公共場所進行扒竊,其行為構成盜竊罪。
李次軍上訴稱其系從犯,經查,雖然二人分工不同,錢包不是由李次軍直接從被害人身上取得,但李次軍事前和陳某某共謀盜竊,二人確定盜竊對象后,共同配合完成了扒竊行為,二人作用相當,李次軍提出系從犯的意見不予采納。
李次軍上訴稱其有立功表現,本院認為,李次軍提供了公安機關沒有掌握的其他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信息,是立功表現。經查,原審在副卷相關材料中肯定了其有立功表現,但綜合李次軍量刑情節,認為不宜因立功從輕處罰。故原審未在判決中對其立功予以評價雖然不當,但并未因此量刑不當。
李次軍上訴稱系因刑滿釋放生活困難,偶遇陳某某故實施盜竊,可從輕處罰,該理由沒有法律依據。李次軍多次實施盜竊,并因此被勞動教養或刑事處罰,現仍將盜竊原因歸于客觀,足見其未從主觀上認識自己的原因并予以悔改。
李次軍犯盜竊罪,盜竊數額不大,能夠如實供述,有立功表現,系累犯,本院認為,綜合其各量刑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原審對其量刑適當,其上訴稱量刑過重的意見不予采納。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判長歐陽新
審判員劉利利
代理審判員徐姣艷
二〇一五年七月二十八日
書記員譚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