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來源自方剛老師的新浪博客,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原鏈接。
“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諱莫如深,性教育在國內教育中,更始終處于欲說還“羞”的狀態。近年來,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事件頻發,在著名性教育專家方剛看來,孩子被性侵不是單純缺乏防性侵措施的結果,而一定是缺少全面的性教育的結果,包括受害者也包括性侵犯者。
小時候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問父母“我從哪里來?”,
得到各種“神回復”:
你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你是垃圾堆里撿來的;
爸爸媽媽拉著手就有了你……
在北京林業大學性與性別研究所所長、著名性教育專家、中國白絲帶志愿者網絡召集人方剛看來,凡此種種回避“性”的答復,不僅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反而讓他們缺少一份安全感。
多年來,方剛所推動的理想的性教育,除了告訴孩子性科學知識、性安全意識,還包括性別氣質的養成、親密關系的建立、對不一樣的他人的尊重等,塑造積極健康的性價值理念。
“因而,好的性教育是人格全面成長的教育,是人際交往的教育,是親密關系的教育。沒有這些,人生是不完美的?!毖哉Z間,方剛的神情有些凝重。
缺失的性教育
在性教育實踐中,方剛始終呼吁家長以開放的態度進行性教育,性教育可以公開談、大膽談。把與性有關的事瞞著孩子,方剛將之定義為“鴕鳥心態”,是以保護為名的傷害——性不會使孩子受傷,只有性無知或者知道性卻不知道責任、義務、權利,才會使孩子們受傷。
曾有一位大三的女生找到方剛做咨詢,她剛剛開始談戀愛,她的媽媽出乎意料地給了她一個建議:你應該去做一次處女膜修補術。女孩子感到很錯愕,剛開始談戀愛,甚至還沒有性關系,為什么要去做處女膜修補術呢?媽媽提醒道:“難道你忘記了嗎?你五歲時曾經被強奸過。”
這段小時的經歷,這個女孩子從沒忘記,那是她五歲時,一個十八歲的大哥哥跟他說,我們一起玩一個游戲吧,小女孩很高興,參與了這個游戲,于是便在哥哥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地按照游戲的規則脫掉了衣服,并且壓到了她的身上。這個男孩先后用同樣的方法強奸了3個女孩直到他被判處死刑。
這件事已經過去十多年了,時至今日,這個大三的女生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坦白地對方剛講,那段經歷她從未忘卻,她感覺那種傷害仿佛當年正在吃的一個冰淇淋被人搶走,或者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被別人一腳踩碎了。而她媽媽對她說:女兒,不是這樣的,性這件事對一個女孩子來說非常非常嚴重,因為你不是處女,你現在談戀愛,以后結婚,你的男朋友、老公可能會嫌棄你,你的生活可能很不幸福,所以作為女孩最重要的是保持純正。
女孩很不甘心,為什么要為了一個陳腐的觀念去做這樣一個手術?但最終她也沒有拗過媽媽的意愿。女孩說,在她五歲被強暴時沒有哭泣,在過去十多年想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沒有哭泣,但是躺在處女膜修補術的手術臺上時,她淚流滿面。
這個案例讓人為女孩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真實地看到了中國性教育的現狀。很多父母的成長過程中缺乏很好的性教育,也就意味著他們缺少對自己孩子進行性教育的能力,因為很多國內的家長不但不知道如何進行性教育,甚至進行了一些錯誤的性教育。
這個女孩的母親在方剛看來至少犯了兩個錯誤:首先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清楚地告訴孩子關于身體、關于生命、關于自我保護的很多知識。第二個錯誤是當孩子長大后母親又對孩子進行了第二次傷害。母親要求女兒做處女膜修補術的意見實際上是在一個錯誤的社會性別背景下產生的,“這種傷害對女孩產生的影響可能比第一次更為嚴重。”方剛的眼中流露出復雜的情緒。
誠然,對于許多父母來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被性騷擾或者性侵犯甚至被強奸了,那都是一件天大的事,仿佛天塌下來了。而這正是方剛最反對的態度?!靶则}擾很可惡。性騷擾侵犯了我們的身體自主權,但是一定要記住,受性騷擾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受到傷害是一樣的?!?/span>
方剛更建議父母、老師要用正確的方法和受到性騷擾的孩子交流:第一,告訴孩子你沒有過錯。第二,讓孩子知道你仍然是你,你仍然是純潔的?!白羁膳碌氖俏覀兘o孩子灌輸了另外一種觀念,因為受了性騷擾,一個女孩子不再純潔了,你的生命被毀了,以后沒有人要你了,你不光彩了等等,這將是對這個女孩子更嚴重的傷害?!?/span>
一部名為《素媛》的韓國電影,在方剛看來便是一個很好的正面教育素材——素媛這個女孩子被性騷擾之后,她的父母、同學、老師以及整個社會都采取了非常正面的支持的態度,使得素媛度過了性騷擾之后最創傷的那段時期,開始了快樂幸福的新生活。方剛強調,“愛你的孩子不是夸大她在性騷擾當中受了多大的傷害,而是告訴她,性騷擾沒有那么可怕,你仍然是你?!?/span>
與此同時,近年來,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事件頻發,在方剛看來,孩子被性侵不是單純缺乏防性侵措施的結果,而一定是缺少全面的性教育的結果,包括受害者也包括性侵犯者。
在“性”的課題中,什么樣的價值理念是可取的?這在人人都閉口不談性,卻又仿佛人人都心領神會、“于我心有戚戚焉”的中國,確實是個問題。
浴室里談“性”
毫無疑問,父母應該成為孩子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包括性教育,而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在家里又都是最放松,最自然的。因而,方剛認為,性教育,家里就是最佳教室,而父母也是最好的老師。
接受了方剛眾多的性教育觀念后,同同(化名)對兒子的性教育,從兒子還在牙牙學語時已悄然開始。
從小給兒子洗澡時,同同就教他認識身體,讓他覺得談論“性”很自然。有時先生也會加入其中,一家三口在浴室里共同沐浴的同時自然地講些有關男女性器官的知識。
“好的性教育可以在共同沐浴中成長并了解差別?!狈絼倧娏医ㄗh家長和自己異性的孩子共同沐浴,在浴室中赤條條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對方身體的差異,小孩子就會很自然地詢問一些關于身體差異的問題,詢問的過程中是關于不同性別身體差異的一個知識的教育。如果沒有浴室這樣一個自然接觸身體差異的空間,家長總不能說今晚上性教育課了,我們一起脫光,所以浴室在方剛看來是一個最自然的性教育場所。
隨著兒子年齡的增長,同同困惑究竟要和兒子共同沐浴到什么時候?男孩長時間和母親共同沐浴會給兒子帶來不良影響嗎?方剛給她的專業意見是:按照國際性教育的經驗,到有一方覺得不舒服的時候,這一方可能是家長也可能是孩子,當他覺得和別人一起洗澡不舒服時,這就是共同沐浴該結束的時候。就這樣,同同享受著共同沐浴所帶來的幸福感受直至兒子9歲。
那一年,兒子問同同:“我是怎么跑到你肚子里的?”“怎么在肚子里長大的?”“又怎么生出來的?”按照方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性教育準則,同同并沒有用“小雞雞進入小花蕊”之類的比喻來搪塞兒子,而是用學名描述出真實的過程,“男性陰莖進入女性陰道”,兒子聽得似懂非懂,不過,也沒再深究。
不同階段,孩子的問題會有不同,程度也會逐步加深。
在中國的家庭中,這樣的場景總是令父母糾結:當全家人在看電視時,電視里上演親密的接吻或性愛鏡頭,而大多數父母采取的行動是馬上把孩子支走。方剛反問:你看到的時候,難道孩子沒看到嗎?當家長把孩子支走的時候,其實孩子內心有一個疑問:你為什么支走我?方剛鄭重其事地表示,支走孩子、蒙上孩子的眼睛或是讓孩子不要看的行為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家長在告訴孩子:這個很有趣,現在不讓你看,回頭有機會自己找來看?!昂闷嫘姆炊鴷砀嚓P注?!?/span>
方剛更建議家長們把挑戰當作機會——很簡單、很自然地看,出現親密鏡頭的時候正是進行性教育的好機會。告訴孩子什么是愛、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合適的愛與性、身體的界限是什么等,甚至可以通過性的公共事件和孩子進行討論。
于是,同同會適時利用愛情電視里的一些鏡頭和兒子聊起性這個話題,她會和兒子分享,嘴對嘴深深地接吻必須是成年之后遇到自己相愛的人,對方也愛你,彼此情投意合時表達愛的方式。當然對于不同的親密關系,表達方式也各有差異,如和父母,和自己喜歡的伙伴,想親對方的時候一定要事先問對方是否同意自己親他們。
看到書籍和電視中的故事,同同也會“有意無意”跟兒子說幾句??错n劇時,同同會趁機告訴兒子,發乎情止乎禮的愛情很好。即使遇到一些悲劇情節,同同也會說,讓別人受傷的情感,自己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就這樣,同同把所有之前認為尷尬的時刻變成一個進行性教育的非常自然的機會,及時對兒子進行引導。
“最好的教育是沒有痕跡的。”同同很慶幸自己接觸到了正確的性教育觀念,孩子今年12歲了,因為從小對他進行性教育,他對性沒有同齡人覺得那么神秘。
是保護而不是禁止
在中國,對于性的問題,一直是遮遮掩掩的,而當遇到了各種性侵事件,很多人又似乎開始談性色變,把“性”污名化,開始鼓勵一種更為保守的性教育。
這樣的情況讓方剛覺得必須引起警惕!反性侵犯話語下的保護青少年,成為選擇性的保護,即保護青少年的“純真”。“不純真”的青少年,有過性關系的青少年,已經是“壞”的青少年,所以受到處分,甚至開除學籍,以保護余下的那些“好”的青少年不受壞影響。這真的是保護青少年嗎?方剛認為要警惕旨在避免青少年受性侵犯的保護,演化成對他們情感和欲望的否定,演化為對他們在所有方面獨立自主權的剝奪,其結果是他們永遠長不大,能力欠缺。
以往,對于我們認為可能會傷害到青少年的情境和事物,家長和學校通常避免讓青少年接觸到,包括努力滅絕這些事物,比如掃黃打非、互聯網管控。然而方剛坦言,這樣的管控一方面從來沒有真正成功過,另一方面可能讓青少年生活于真空中,在受到性侵犯的時候,沒有能力應對。“不要以為上幾堂對性侵犯說‘不’的課就可以具備反性侵犯的能力了。能力的增加是一個系統工程,性教育是人格成長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方剛直言,幫助青少年預防性侵犯,需要進行“賦權型性教育”,鼓勵孩子自己成長、自己意識。賦權型性教育的核心是,給受教育者力量,讓他們有能力、有權利來決定自己與性有關的事物,包括應對性侵犯的能力。與其告訴孩子這樣不對,不如讓他自己選擇。賦權的前提是“有能力”,這是一個重要的過程?!百x權做不到的,禁止一定做不到?!?/span>
李芳的女兒今年16歲,母女倆關系向來很好,每天放學回家,女兒總喜歡和李芳聊聊自己一天的生活。進入青春期后,女兒開始和李芳聊班上哪個男孩喜歡哪個女孩,雖然女兒從不說自己,但李芳意識到女兒肯定有這方面的想法,而和孩子關系再好,有些問題孩子仍然不會和自己交流。
一件件事的發生,讓李芳意識到小姑娘真的長大了。
女兒開始喜歡照鏡子,甚至有一次上網看到豐胸廣告,還問母親:自己的乳房怎么還沒長那么大?
雖然李芳會盡己所能去給女兒答疑解惑,但隨著青春期的困惑越來越多,李芳“技窮”時,她選擇求助專家。2013年,由方剛主講的“中國首個”性教育夏令營對她而言可謂久旱逢甘雨。這個夏令營可謂是一場賦權型性教育的最佳實踐產物,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孩子所接受。
那年暑假,李芳和另外16名家長一起陪伴自己的孩子完成了為期3天的夏令營。上完第一天課后,女兒回家和李芳說,“媽媽,我再也不對男孩子的身體好奇了,我終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那天方老師還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作業,讓他們回家照鏡子觀察自己的身體和生殖器官,愛上自己的身體。女兒那天洗澡時用了比平時長一些的時間,她在認真完成作業。李芳感到特別高興,“一個接納自己、認為自己很不錯的孩子才會健康成長?!?/span>
方剛在性教育上所倡導的賦權理念并不是不管孩子,而是鼓勵孩子成長,并把選擇權交給他們。李芳覺得3天的課程讓女兒成長很多,也讓所有的家長看到,接受了正確的性教育后,孩子經過思考,有能力做出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的選擇。
著名性學家李銀河女士為方剛先生的性教育大作《性權和性別平等:學校性教育的新理念與新方法》寫了序。在李銀河女士的序里,特別強調了性人權,特別是青少年的性權利。里面有這樣一段話:
“方剛曾說,學校性教育應該:‘ 是保護而不是禁止,是給予而不是剝奪,是賦權而不是奪權’。他的意思是,性教育的目標應該是保護青少年,而不是剝奪他們獲得知識的機會和權利;應該是賦予他們自主決定自己身體和性的權利與能力,而不是剝奪他們這種權利和能力。我非常認可他的這段話?!?/strong>
推薦一
方剛:0~18歲性教育
單價3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