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覺醒來,發現這樣一篇文章《剛更名的分眾傳媒,不小心成了BAT之外的第四極?》。只看標題,相信你跟我一樣震驚,分眾傳媒?怎么就成了可以和BAT相提并論的巨頭?
不過,作者并不是危言聳聽。現在,分眾傳媒的市值是1499億人民幣,約合231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目前市值超過分眾傳媒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只有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京東4家。
分眾傳媒憑什么?雖然它的盈利能力超強,2016年第一季度凈利6億元,2015年凈利33.96億,但是,和BAT動輒數百億的年凈利相比,這個數字顯得微不足道;而且,分眾傳媒并不夠“互聯網”,它的核心資產沒有“用戶”,而是遍布戶外、賣場、影院、電梯里的“廣告屏”。
但是,如果這一切和A股聯系起來,就顯得沒那么奇怪了。
暴風科技、樂視,以及2015年以來搶著回歸的中概股告訴我們,A股“大有可為”。
2015年底,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在A股上市,在當時的退市方案中,分眾傳媒對應的市值約為37億美元,對比現在的231億美元,短短幾個月時間,市值飆升了近7倍。
但是,分眾傳媒能像BAT一樣,牢牢守住優勢,成為第四極嗎?答案是很難。
2015年起選擇從美股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公司中,不乏一些明星企業,他們在美股的市值超過退市前分眾傳媒的市值,而且有著更“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按照目前的趨勢,回歸A股,在市值上超越分眾傳媒,根本就是理所應當。
今年,呼聲很高的站略新興板意外“擱淺”了,不過,這一點都不會阻止中概股回歸的步伐。對于一些市值高、體量大的互聯網公司,借殼上主板就成了它們的首選。
現在,A股的殼資源價格正水漲船高,但是,從美股回歸的中概股公司們一定在爭相出手,因為誰借殼快,誰就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第四極。
有可能成為“中國互聯網第四極”的公司們:
1. 奇虎 360
退市時市值:80 億美元
私有化價格:94 億美元
奇虎360是2015年4月以來私有化退市的中概股公司中體量最大的。
私有化后,奇虎360的業務將被分拆獨立運營:智能硬件類業務將由周鴻祎管理,安全類的業務由齊向東管理。智能手機、智能硬件是奇虎360的“未來”;安全業務上,奇虎360很可能也會介入到“國家生意”中來。
“我們回歸國內是國家對我們的期望。”周鴻祎關于私有化的內部郵件中說到。
2. 美團大眾點評
合并后估值:約170億美元
一個是最大的團購平臺,一個是最大的城市生活消費指南網站,兩個平臺的合并,無可爭議地成為本地生活服務的霸主。
目前,美團和大眾合并后仍采用VIE結構,但鑒于在A股上市的諸多優勢,“新美大”選擇A股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大。
3. 愛奇藝
估值:28億美元
愛奇藝已經躋身國內視頻網站第一梯隊,目前在自制節目和會員服務上也有不錯的成績。
今年 2 月,愛奇藝收到來自李彥宏和愛奇藝CEO龔宇發出的收購要約,后者將按照28億美元的愛奇藝估值,收購百度持有的共80.5%股份。當然,這樣的舉動是為愛奇藝在國內上市掃平道路。
4. 今日頭條
估值:約50億美元
今日頭條是增長最快的移動互聯網產品之一,基于數據挖掘的個性化信息推薦引擎是今日頭條引以為傲的東西。中國最早的一批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中,就有好幾家是提供信息服務的門戶網站。
5.
私有化時市值:約46億美元
優酷土豆是國內視頻網站的龍頭,但是和樂視1000多億元的市值相比,優酷土豆在美股的市值顯得非常保守。
4月6日,合一集團(優酷土豆母公司)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已完成合并交易,正式成為阿里巴巴旗下全資子公司。當然,優酷土豆的目的就是要在國內上市。
6.
市值:136億美元
攜程是國內最大的在線旅游代理商(OTA)。去年10月,攜程還與百度達成了一項股權置換交易,以股票交換的方式投資了去哪兒網,擁有約45%的投票權,成為去哪兒最大的機構股東(非控股)。至此,國內最大的兩家OTA公司也牽手了。
今年3月,攜程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攜程國內上市不遙遠”。
7. 京東
市值:408億美元
從市值來看,京東是目前BAT之外,中概股互聯網公司中的翹楚。
2015年6月,在中概股公司紛紛私有化,準備回國上市之時,劉強東表示京東沒有從國外退市再回到國內上市的計劃,而且“對不同資本市場所帶來的不同溢價能力,一點興趣都沒有”。
但是,今年 2 月,再次談到這個問題時,劉強東已經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8. 小米
估值:約450億美元
在手機廠商和一些智能硬件創業者眼中,小米早就是巨頭了。同時,小米還在游戲、視頻、應用分發、用戶規模等方面有讓人羨慕的成績。
2014 年,小米的估值已經達到了450億美元。雷軍一直說5年內不上市,但小米一旦上市,或許最有可能迅速成為“一極”。
9. 滴滴出行
估值:超200億美元
滴滴是國內最大的打車軟件平臺,而且,和以往的國內公司不同,滴滴和入華的同類應用 Uber 的戰爭已經蔓延到了國外。東南亞的 Grab、美國本土的 Lyft,都能看到滴滴投資的身影。
10. 58 同城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