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管理學應用中是屬于比較新穎的課題,沒有進行傳統優秀文化傳承的民族是沒有未來的民族。而在醫院管理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如在醫院走廊舉辦書法展,將國學文化融入醫院管理中,從而改變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提高醫院服務質量以及醫院科研的水平,而對于醫院來講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傳承“國學文化”。
一
國學文化在醫院管理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國學文化中的“倫理原則”
由于在國學文化中,主要強調以皇權、家庭為中心的倫理綱常。例如,董仲舒曾提出三綱五常的概念:“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雖然這種觀點有落后的方面,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它的積極方面。由于自古的統治者強調倫理綱常,使得我國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可以借助傳統的倫理觀念,積極打造醫院的員工家園,通過建立和諧的環境,增強員工對醫院的認同感,也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好的維護醫患關系。
(二)國學文化中的“人文關懷”
在國學文化中“人”是最核心的一部分,所以在醫院現代化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需要重視對人的人文關懷。要將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觀念統一起來,具體來講就是針對醫院的工作人員和來院就醫的病患而言,要將“管理和服務統一于一體”。人文關懷的主要表現方式具體體現在:在醫院管理中把醫護人員個人發展意向和醫院的發展結合起來,讓其能夠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服務好病患。
(三)國學文化中的“仁義”
仁義的觀念在國學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說,仁義就是國學文化的核心,仁義觀念在封建社會時期是統治者進行階級統治的重要工具。在科技發展的當下,我們對國學文化中的仁義,可以理解為是“仁者愛人”的人性觀念,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注意到人的價值,要對員工的道德教育進行關注,發揮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及自身的仁愛精神。
仁義觀念在醫院中的廣泛傳播,可以高效地傳播傳統優秀的醫德精神,對當前醫療大環境中的不良風氣進行批判,進而在醫院管理中形成良好的醫風。通過國學文化的仁義觀念,醫院管理者在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不但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還能提高醫務工作者仁義的職業道德水準。
(四)國學文化中的“以和為貴”
在國學文化中,“和”的意思既有和解也有合作之意。并且在目前醫院的組織管理中,通過倡導“以和為貴”的文化,不但能夠使醫院組織內部更加團結,還能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所以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將國學文化中“和”精神潛移默化的運用在工作中,進而可以使得團隊通過全方位的共同合作,打造團隊的合作精神,為樹立良好的醫風和堅守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而努力。
二
國學文化在醫院管理工作中可以實際應用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開展傳播國學優秀文化工作
“和諧”是人們的美好向往,其不僅代表著醫院工作人員工作順利、高效,還代表著醫患關系和睦,而國學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和諧”,所以要通過對國學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對“和諧”觀念的重視。而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不難發現,雖然醫院的管理者積極推進“和諧”觀念的落實,但是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大多數醫務人員僅是流于表面,不能真正落實。
因此只有切實地將國學文化精髓落實到每個人心中,才能實現建設和諧醫院的目的,具體來講,可以進行以下幾種措施:
(1)在醫院的門診室、大廳、走廊、樓梯、過道等顯眼的位置懸掛國學方面的經典語錄,或是書法作品、水墨繪畫,突出傳統文化的意境,從而使醫院環境能很好地提升醫生、患者的國學文水平。
(2)在日常管理工作的進行中,可以通過在醫院內部開設“國學講堂”的方式,對傳統的國學文化進行宣傳。例如,在休息時間或是舉行醫院職工大會的時候,播放國學經典作品,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鮑鵬山的《鮑鵬山說孔子》等國學經典講座,從而可以使得全院醫護人員受到國學文化的洗禮和教育。
(3)每個月選取固定的時間,進行國學文化知識競賽活動,開展競賽不僅可以豐富醫院職工的業余活動,還可以對國學知識進行很好的宣傳,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將其傳播到人們的心中。
(4)把古代名醫的名言做成名言警句,并放置在每個樓層的樓梯口、電梯口,例如,可以采用“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將古代國學文化中的治病救人、懸壺濟世的思想傳播開來,使得全院工作人員都可以得到熏陶。
(二)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對“仁愛精神”的傳播
由于仁愛在國學文化中具有很深刻的道德含義,泛指人和人之間和諧互助的關系。孟子就曾提出了“仁者愛人,人恒愛之”的精神,所以要在對醫務人員的管理過程中,對其宣傳仁愛思想,醫院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時刻要將病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使患者在看病治療的同時,可以感受到醫院醫務工作者的關心,這樣通過國學文化中“仁愛精神”的傳播,不僅改善了醫患關系,還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
(三)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對“義”字精神的傳播
醫院管理人員需要讓醫院工作人員努力學習傳統文化中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例如,古代的名醫華佗在行醫過程中不被名利誘惑,秉承治病救人的理念,還是位有氣節的名醫。而在當下,對“義”的理解,主要表現在醫生對名利的淡泊和工作中的奉獻精神。堅守“義”字精神的醫生,在對病人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從病人的角度出發,多考慮病人的實際情況,在對其擬定治療方案的過程中,應該選取合適的方案,減少病人的經濟負擔,合理收費,這就是國學文化中“義”的精神。
(四)在醫院的管理工作中對“禮”字精神的傳播
由于病人長期受到病痛的困擾和折磨,其心情一般都非常不好,對醫院有著較強的排斥感,這就導致了醫務工作人員對這些病人需要以禮相待。盡力做到國學文化中的“恭而有禮”、“敬而無失”的態度,醫護人員在和患者接觸的時候盡力做到六到,合乎“禮”的要求,即心到、身到、眼到、情到、手到、口到。具體來講,心到,就是要做到助人為樂,全心全意;身到,就是對人和善,合乎禮儀;眼到,就是主動為病患提供服務;情到,就是真情實意對待病人;手到,就是積極主動的從事工作;口到,就是用詞文明,合乎規范。通過在管理工作中運用國學文化中的禮,消除病人心中的顧慮,加強和病人的溝通,為醫院的建設貢獻出力量。
如何讓醫院員工將國學文化更好的應用在醫院管理工作中?
國學文化在醫院管理中屬于新生事物,要想讓醫院員工更好的了解國學文化具體如何應用在醫院管理中,就需要對醫務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傳統的醫院培訓方式幾乎都是請有經驗的老師或專家以會議方式來進行線下培訓,或派遣員工到外面學習。這類傳統線下培訓方式往往流程長、耗時久,占用醫護人員大量工作時間,并需要醫院提供大量的資金支持,且培訓效率不一定高、效果不一定好。最重要的是難以滿足醫院從業人員自我學習與提高的需求,進而對醫院整體培訓質量和效益的提升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針對這種情況,醫院可以另辟蹊徑,充分利用創新的移動互聯網技術與培訓方式,使用云平臺對全院員工進行在線培訓。
醫管通,作為中國醫院培訓云行業領軍者,旗下線上培訓平臺醫培云,從梳理、簡化醫院培訓的流程與場景出發,幫助每家醫院、科室快速建立自己的培訓管理平臺,通過建立組織框架、上傳課程、培訓任務、設置考題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一站式醫院培訓云平臺,使得醫院培訓的各環節順利進行并有效落地,幫助醫院大幅削減培訓成本、提升培訓效果,
醫培云以極高的安全技術規格為手段,在保障云平臺信息安全的同時,承載眾多強大的線上培訓與考核功能。同時平臺內匯集眾多國內外頂尖醫院、培訓機構課程內容。課程內容體系涵蓋管理與領導力、專業職能類、臨床類、護理類、職業化類、CME繼教類等七大類課程,包含10000+個醫院線上學習視頻,20000+小時醫院線上學習內容,可供醫院全院人員參與學習,從而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促進人才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
同時,醫培云還設有核心功能——移動考場,可從移動端、網頁端登錄,進行在線考試,真正做到“一次考試,一次組織”,相比傳統的線下培訓,對全院人員進行在線考試,可大幅提高考試效率。
此外,醫院各科室負責人還可使用管理員賬號登錄醫培云,通過醫培云后臺上傳、下發教學視頻、學習資料、考試題庫等學習任務后,可設定學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培訓任務,實時掌握學員的學習進度并可生成Excel報表,導出報表符合等級醫院評審、JCI評審等標準,從而達到整個培訓業務流程的管理。
醫培云還可為醫院的每位醫護人員建立培訓檔案,方便管理者對人才作出培訓分析及培訓方案優化,建立精準培訓計劃,全方位幫助醫院打造強大的醫療團隊。例如:當某一課程結束后,可以直接在線上進行考評,然后結合大數據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對錯誤率較高的知識點整理,重新調整培訓需求,以此及時跟進每次培訓結果,從而大幅提升培訓效果,助推醫院出色完成培訓任務。
三
醫培云平臺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