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一種較為常見的腫瘤疾病,其絕大部分發病于支氣管粘膜上皮。這種疾病的患病人數每年都在上升,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60-79歲是發病高峰年齡。
該病的病因較復雜,其發生跟吸煙、環境等因素有關,其中70%-80%的都是由于長期吸煙所引起的。
那么該病來臨時,哪些部位會出現異常呢?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1、胸部疼痛
該病大約有25%的患者首先出現的癥狀就是胸痛,這種癥狀常表現為胸部隱痛或鈍痛,而且疼痛是不規則的。一般情況下,若是該病是周圍型的,那么侵犯壁層的胸膜或是胸壁時,可能會引起尖銳性且斷續性的胸膜痛。若病情持續發展,則會變為鉆痛。
而輕微、難以確定部位的胸部不適,一般跟中央型的肺癌侵犯縱膈或是使得血管、支氣管等處的周圍神經受累有關。
2、喉嚨嘶啞
約有5%到18%的患者,會出現喉嚨嘶啞的癥狀,嘶啞的同時,通常還伴隨著咳嗽。喉嚨嘶啞一般提示縱膈直接被侵犯或是淋巴結長大使得同側的喉返神經受累,導致左側聲帶麻痹。
另外,聲帶麻痹可能還會引起上氣道梗阻,不過梗阻的程度大多不同。
3、面頸部水腫
縱膈右側的上腔靜脈,會將來自于上肢、頭頸等處的靜脈血液輸送至心臟中。不過若是患上該病,使得腫瘤侵犯縱膈右側,壓迫上腔靜脈,那么就會使得頸部靜脈回流不通暢,發生怒張,導致面部、頸部等部位出現水腫的癥狀。
以上就是肺癌來臨時,三個會出現異常癥狀的部位。發現這三個部位異常時,建議患者及時進行檢查。
肺癌檢查的方法:
1、胸部CT
對于初次就診的患者,醫生會先進行胸部CT檢查。該項檢查可以了解到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態特征,初步判定是否患有肺癌。另外,這種檢查也是篩查該病最有效的手段。
2、支氣管鏡
支氣管鏡是診斷該病的重要手段,通過該種手段可以直接地觀察到支氣管內膜以及管腔中的病理變化。
若是觀察到癌腫或是癌性的浸潤,那么可以采取組織進行病理切片檢查,以明確診斷跟判斷病理組織學上的類型。
3、細胞學檢查
在該病多數原發性患者的痰液中,可以找到掉落的癌細胞,并對其組織學類型進行判斷。
因此,痰液細胞學檢查是該病普查跟診斷的有效手段。一般中央型的患者檢出的陽性率可達70%到90%,周圍型的陽性檢出率有50%左右。
綜上所述,肺癌來臨患者胸部、喉嚨、面頸部等處會走漏風聲。發現這些部位異常時,患者應該及時去做胸部CT、支氣管鏡、細胞學等方面的檢查。查清楚后,再進行治療。
一般該病的治療取決于其類型跟分期。對于早期未轉移的,可以通過手術摘除,并同時進行放化療。對于晚期,轉移到遠端部位的,需進行放化療、靶向、免疫等多種綜合治療。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系我們(郵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