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韓佳洋
寶石可分為均質體(如石榴石等)和非均質體(如紅寶石、碧璽等),非均質體寶石具有各向異性的性質,導致寶石存在多色性,而二色鏡便是利用了寶石的這一性質進行鑒別的工具。
觀察方法:
1.使用白光透射寶石樣品;
2.將二色鏡緊靠寶石,使寶石能夠完全遮擋物鏡,進入的光均為透射光;
3.將眼睛靠近二色鏡,轉動二色鏡并觀察兩窗口的顏色變化;
4.轉換另一個與與原觀察方向垂直的角度,重復上述步驟再次觀察。
還有一種倫敦二色鏡,使用方法與冰洲石二色鏡一樣。
若在兩個窗口中觀察到的顏色始終一致則為均質體寶石,若可觀察到兩種顏色則為二色性寶石,若可觀察到三種顏色,則寶石具有三色性(如:堇青石、坦桑石等)。由此可做為寶石品種鑒定的一個依據。注意,二色鏡的鑒別不是診斷性的,只屬于輔助性鑒別。
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的確無愧于“神器”的稱號,它就是——分光鏡。分光鏡,顧名思義就是把透過寶石的光分散開,形成在可見光區(400-700nm)的光譜。
由于寶石的選擇性吸收,用分光鏡觀察透過寶石的光可以觀察到不同的光譜。同時每種寶石中光譜的吸收線、吸收帶都有固定的位置,因此通過觀察吸收光譜可以判定具有特征吸收光譜的寶石的種類,甚至亞種,還可以幫助確定寶石中的致色元素,以及是否經過優化處理。分光鏡的鑒定屬于診斷性的。
分光鏡可分為棱鏡式和光柵式兩類。棱鏡式分光鏡采用一組鉛玻璃和無鉛玻璃制成的三角形棱鏡作為色散元件,使得透過寶石的光能夠被分散成可見光光譜,其特點是藍紫區相對拓寬而紅光區相對壓縮。光柵式分光鏡采用衍射光柵,在光柵上密集刻大量細線(每厘米600-800條),使光通過分光鏡后形成基本均勻的光譜,但透光性略差于棱鏡式,需要較強的照明光源。
棱鏡式
光柵式
透明寶石可采用透射光觀察,對于不透明或透明度較低的寶石可利用反射光進行觀察。
1.寶石的特征吸收光譜
主要適用于有色寶石,無色寶石中僅有少量具特征吸收光譜。
金綠寶石 444nm特征吸收窄帶
鋯石
鋯石 常可見紅光到紫光區的管風琴狀光譜,最典型的為653.5nm明顯的吸收線,但紅色鋯石中通常無此線。
2.寶石的致色元素
鉻 主要形成紅色和綠色。在紅寶石、祖母綠等寶石中均有鉻譜的存在。其特點為紅區可見兩條強的吸收線,黃綠區有一寬吸收帶。鉻致色寶石色彩鮮艷,吸收譜線清晰。
紅寶石
祖母綠
鐵 主要形成紅色、綠色、藍色、黃色,在藍寶石、石榴石和橄欖石中可見。有位于藍綠區的吸收帶,鐵致色寶石顏色通常較暗。
藍寶石
橄欖石
鈷 主要可形成藍色和粉色。其特點為黃綠區可見三條強的吸收寬帶,如藍色鈷玻璃、合成藍色鈷尖晶石。
合成藍色鈷尖晶石
翡翠(Fe譜) 437nm吸收線
染色翡翠(Cr+Fe譜) 437nm吸收線以及鉻綠染色劑在紅區產生的弱吸收帶。
天然藍色尖晶石
合成藍色鈷尖晶石
今天小編就先問您介紹到這里,更多的鑒定法寶,咱們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