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人工智能化是安防監控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認為,在未來的4到6年的時間,安防監控行業將從網絡化、智能化再升級,向人工智能應用深化方向發展。我們判斷的邏輯有兩點:一是當前攝像頭高清技術日漸成熟,圖像識別技術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技術上足以滿足人工智能的應用條件;二是隨著攝像頭的增多,產生的數據量之大已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行業需要一種新的方法來進行視頻信息提取和分析,而可進行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尤其擅長處理海量數據。所以,可以說,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的爆發,是一個必然的事件。
公司已搶占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應用先機。在安防監控領域,海康已經證明和確立了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在去年11月的安博會前,海康威視前瞻性的提出了安防行業“AI ”的理念。此外,公司已在安全生活、工業制造和汽車智能化三個領域進行了智能產品布局。下一個智能化時代,海康在技術、產品、渠道各個方面都具備領先優勢;在新技術研發方面,公司成立的海康研究院,專注前瞻性技術研發,在智能化產品底層技術已經有深入研發和積累。我們認為,海康在人工智能時代已搶占了先機,加之“技術 產品 應用 渠道”的優勢,有望打造行業強者。
與人工智能芯片巨頭深度合作。縱觀安防行業,海康威視不僅在人工智能布局上已搶占先機,而且在與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的合作上,也更深入和廣泛。海康威視早在2016年10月,就開始與英偉達和Movidius形成了合作伙伴關系。并發布了基于深度學習技術從前端到后端的全系列智能安防產品。英偉達是目前最大的人工智能芯片GPU的生產商,Movidius則是計算機視覺芯片及解決方案的行業黑馬,并于2016年9月被Intel收購。與英偉達和Movidius的戰略伙伴關系十分有助于海康威視未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推進。
盈利預測與估值。我們認為,公司在安防行業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已占領先機,并進行了多方位產品布局,與人工智能企業合作進程遠超行業對手,有望成為智能化時代安防行業強者。我們預計,公司2016-2018年的EPS為1.21/1.60/1.96元,參考同行業可比公司,給予公司2017年PE 25倍,6個月目標價為40.00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安防市場下游需求低于預期的風險,智能化產品研發低于預期的風險。
報告正文:
我們認為,在未來的4到6年的時間,安防監控行業將從網絡化、智能化再升級,向人工智能應用深化方向發展。
我們判斷的邏輯有兩點:一是當前高清技術日漸成熟,圖像識別技術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技術上足以滿足一些基本的行業應用條件;二是隨著攝像頭的增多,產生的數據量之大已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行業需要一種新的方法來進行視頻信息提取和分析,而可進行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則尤其擅長處理海量數據。所以,可以說,人工智能在安防領域的爆發,是一個必然的事件。
1.1 人工智能可滿足安防監控行業的最根本訴求
安防監控行業從誕生初期開始,一路發展的目標就是從被動防御轉化為主動防御。而且這個訴求,隨著視頻監控系統大聯網,和高清化的發展,正在愈發強烈。
攝像頭高清化產生海量數據,數據處理技術要求提升。高清技術日益進步,圖像的分辨率從D1到720P、1080P再到4K逐步進階。同時,高清攝像頭的占比也在擴大。
2012年全國高清攝像機(包括IPC、HD-SDI、HD-MDI,720p、1080i、1080p等全部在內)總出貨量已突破360萬臺,約占到了攝像機市場總量的20%。2014年,高清攝像機總出貨量約為920萬臺,約占到攝像機市場總量的46%。2015年,高清攝像機總出貨量約為1500萬臺,約占到攝像機市場總量的55%,達到了市場第一。通過攝像頭個數,來簡單估算安防監控行業數據量,僅僅當日一日產生的視頻監控錄像,按平均每臺每小時產生1.5G,一日24小時計算,其數據量就可達到千PB以上,而累積的歷史數據則更為龐大。
在大數據時代,所謂“得數據者為王”,但數據的商業價值并不是存儲即可,如何把簡單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及時的分析轉化為有意義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應用是安防監控行業未來重點發展的戰略方向,也是決定各龍頭競爭局勢的絕對高地。
1.2 政策催化,人工智能化迫在眉睫
近年,我國在“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力度日益加強,對安防監控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目標。從政府在安防領域出臺的各項指導意見和實際政策,就可以預判到未來安防監控行業對人工智能的需求將會更強烈。
2015年5月6日,九部委下發《關于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在“全域覆蓋”方面,要求重點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覆蓋率達到100%,新建、改建高清攝像機比例達到100%;重點行業、領域的重要部位視頻監控覆蓋率達到100%,逐步增加高清攝像機的新建、改建數量。
在各級政府大力推進“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監控點位將越來越多,從中安網對2016年各城市的攝像頭統計數據來看,一線城市每千人已達到40個或以上,二線城市平均也已達到每千人30個。視頻和卡口產生海量的數據,攝像頭越多,帶給公安行業的壓力就越大,依靠人工來分析和處理這些信息變得越來越困難,已無法簡單利用人海戰術進行檢索和分析。而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監控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時分析視頻內容,探測異常信息,進行風險預測。因此在政策的催化下,和安防本身業務應用的需求,決定了安防人工智能市場的潛在需求巨大。
綜上來看,以視覺為核心的安防技術領域具有海量的數據源以及豐富的數據層次,同時安防業務的本質訴求與人工智能的技術邏輯高度一致,從事后的追查到事中的防范響應以及到事前的預防,實現主動防御一直是安防行業的最高目標。所以,人工智能在安防行業的應用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在安防監控領域,海康已經證明和確立了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在下一個智能化時代,海康在技術、產品、渠道各個方面都具備領先優勢;此外,在新技術研發方面,公司成立的海康研究院,專注前瞻性技術研發,在智能化產品底層技術已經有深入研發和積累。我們認為,海康在人工智能時代已搶占了先機,加之“技術 產品 應用 渠道”的優勢,有望打造行業強者。
2.1 安防領域中率先提出“AI ”理念
作為安防監控行業的絕對龍頭,海康威視一直走在行業發展的前端,見證并推動了全球視頻監控數字化、網絡化、高清智能化的發展過程。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海康已從單純的設備供應商,逐漸轉型為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和數據運營服務提供商。憑借多年的行業積累和技術沉淀,公司及時地捕捉到了行業演變的臨界點。在去年11月的安博會前,海康威視前瞻性的提出了“AI ”的理念、并通過和人工智能領先企業的合作、進行智能攝像頭、智能機器人等多個安防場景下的人工智能開發。
2.2 三大領域,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產品
海康威視從2006年起開始研發智能技術,主要聚焦于視頻結構化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憑借對研發的持續投入,和前瞻性的研究,公司捕捉到的產業發展趨勢。實現“跳出了安防做安防”,融合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不斷盤活自身的市場范圍,開發產品的創新點。
目前,公司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推出的主要產品布局在安全生活、工業制造和汽車智能化三個領域。
2.2.1 安全生活領域:“深眸”、“臉譜”、“神捕”系列
2015年,海康威視率先從后端產品布局人工智能,推出了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后端產品——“獵鷹”“刀鋒”智能服務器, 此系列產品已在南昌“天網項目二期”,武進智慧交通等重大項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此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加快,海康威視開始向前端進行布局。去年11月,海康威視推出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全系列智能安防產品家族: 涵蓋“深眸”系列智能攝像機、“神捕”系列智能交通產品、“超腦”系列智能NVR、“臉譜”系列人臉分析服務器等等。
“深眸”系列專業由智能攝像機,由槍機、筒機、球機、雙目、多目、鷹眼等一系列形態各異的產品組成,其依托強大的多引擎硬件平臺,內嵌專為視頻監控場景設計、優化的深度學習算法。基于深度學習技術,它可以支持人臉識別、人員行為分析、人體屬性分析、人臉動態對比等多種智能檢測,具備比人腦更精準的安防大數據歸納能力。可以實現在各種復雜環境下人、車、物的多重特征信息提取和事件檢測,可充分滿足多場景、多行業的應用需求。
2.2.2 智能停車:智能泊車機器人
2016年,海康威視推出智能泊車機器人。智能泊車機器人采用的是公司開發的視覺&慣性雙導航技術以實現自主定位,其定位誤差可縮減至5mm以下。機器人可以完成2000kg汽車的升舉、搬運、旋轉、下放,車主只需通過智能停車場的App點擊取碼,其智能中心系統將自動為泊車機器人規劃泊車位置和最優路徑,調度泊車機器人駛出,進行車輛停泊,在2000平米的停車場中2分鐘內便可完成整個停車過程。
智能泊車機器人于2016年11月16日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落地,成為全球首個機器人智能停車應用案例。智能泊車機器人可以同時調度500輛汽車,讓同等面積停車場的車位數量增加20%~40%。在烏鎮物聯網街的智能停車場,智能泊車系統使此前的64個車位增加到了89個。
雖然由于智能硬件的成本較高,目前智能泊車系統還沒有具體的盈利模式和推廣戰略。但此系統的開發無疑是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布下的重要一棋,未來有助于公司人工智能戰略的推進。
2.2.3 智能機器人:“阡陌”智能倉儲機器人
公司基于自身在硬件、嵌入式、ISP, 模式識別領域的深厚積累,在近年開始在機器視覺領域發力,主攻無人機及智能化機器人系統方向。
2015年,公司推出“阡陌”智能機器人,機器人是公司阡陌智能倉儲系統的一部分。系統由機器人(AGV)、機器人調度系統(RCS)和智能倉儲管理系統(iWMS)三大核心模塊組成,利用多種調度算法實現智能運維,可進行多機器人集群協調工作,通過數據智能分析,實現多機器人路徑規劃及機器人交通管理,提升了大型倉儲自動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的水平。通過系統智能監控機器人的運行狀態,機器人可進行自主充電,提升了管理效率。
阡陌系統實現了機器人自主感知和自主決策的效果,機器人定位精度高(毫米級)、可與企業ERP全功能對接、部署靈活,可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
雖然相比亞馬遜的KIVA,前者知名度和影響力已有一定的積累,但“阡陌”的設計更切合中國本土倉儲行業的特點。“阡陌”機器人已在海康自己的安防產業基地,以及網易考拉海購的跨境倉儲供應鏈服務商——海滄科技投入使用。傳統倉庫中,工作人員60%以上的時間是花費在取貨上,而“阡陌”機器人實現多個機器人協同工作共同完成智能倉儲各項任務,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解決了倉儲物流行業的痛點。
與行業中的競爭對手相比,海康威視不僅在人工智能布局上已搶占先機,而且在與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的合作,也更為深入和廣泛。
海康威視早在2016年10月,就開始與英偉達和Movidius形成了合作伙伴關系。并發布了基于深度學習技術從前端到后端的全系列智能安防產品。英偉達是目前最大的人工智能芯片GPU的生產商,Movidius則是計算機視覺芯片及解決方案的行業黑馬,并于2016年9月被Intel收購。
3.1 與英偉達合作,基于高性能GPU 提高攝像機智能
2016年10月,海康威視與NVIDIA聯合發布了基于深度學習技術的從前端到后端全系列智能安防產品。其中,最新發布的雙目智能攝像機產品(基于人眼工作原理)使用NVIDIA 的Jetson TX1,借助GPU的強大的視覺計算性能和深度學習技術,實現人員的多種智能分析功能,來對目標進行識別,對物體進行檢測,對場景進行分割,對人物和車輛屬性進行分析。
海康威視與英偉達合作使得產品在深度學習上面實現了突破。安防領域99%以上的數據都是非結構化數據,相比較傳統的智能算法,深度學習在解決視頻結構化問題方面,基于深度學習技術,支持人員行為,客流統計,人體屬性,人臉識別等多種智能檢測,適用于公共場所,銀行,商場,景區等環境,在實現強大視頻捕捉能力的同時滿足了對海量計算的需求。
3.2 攜手Movidius,深度神經網絡提供精確圖像分析
海康威視與Movidius 聯合發布的全局攝像機使用的是Movidius Myriad 2 Vision 處理器。Myriad 2芯片具有深度神經網絡處理能力,可以提供更精確的圖像分析。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和3D立體識別技術,海康威視稱已達到99%的圖像分析準確率。應用領域包括機動車類型分類、入侵者檢測、可疑包裹預警及安全帶檢測。
我們認為,公司在安防行業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已占領先機,并進行了多方位產品布局,與人工智能企業合作進程遠超行業對手,有望成為智能化時代安防行業強者。我們預計,公司2016-2018年的EPS為1.21/1.60/1.96元,參考同行業可比公司,給予公司2017年PE 25倍,6個月目標價為40.00元/股,維持“買入”評級。
安防市場下游需求低于預期的風險,智能化產品研發低于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