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會說臟話?
1.有樣學樣
孩子剛開始說臟話,幾乎都是有樣學樣。有的家長說自己并沒有說臟話的習慣,孩子是從哪里學習來的呢?經調查發現,孩子因為接收到動畫片里面的信息,容易模仿里面的行為而變得愛罵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對于身邊的人和事都會十分好奇,喜歡模仿一下大人、電視人物的行為,甚至他們不明白某一個動作的意義,就是覺得模仿起來很好玩。
現在《熊出沒》、《喜羊羊》等動畫片大熱,里面的一些“我打死你”、“滾蛋”、“小肥羊,我捉到你就殺死你”之類的話語,導致孩子們容易形成口頭禪。
2.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
對于小一點的孩子,他們還不太懂得臟話的確切意義和惡劣程度,可能在其他地方聽到那個詞,或者覺得別人用很好玩、很有力量,當自己想要表達的時候,這些詞正好從腦海里冒出來了。比如孩子只是想讓媽媽離開不要打擾自己,會說“滾開!”,孩子只是不喜歡某個小朋友,會說“臭狗屎!”
孩子對語言和詞匯理解的能力有限,所以他用詞不當也是正常的。
如何制止孩子“說臟話'
由于受周圍環境的不良影響,加上孩子有喜歡模仿的天性,所以在學習語言過程中“說臟話”這樣的現象并不少見。面對孩子的這種不良行為,家長可以采取下面幾個方法:
1.假裝沒聽見
也就是“冷處理法”,對于糾正孩子的行為習慣,這招很管用。
當孩子的某一個行為反復出現時,如果這個行為得不到強化,這種行為發生的概率就會降低。
簡單來說,就是對于孩子不正確的行為,假裝沒聽到,沒看見,置之不理。慢慢地,孩子覺得沒趣自然就不說了。
這里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千萬不要大發雷霆,表現出異常憤怒的樣子,或重復孩子的臟話,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強化這種不良行為。
2.讓寶寶遠離臟話的源頭
你不妨仔細想想:寶寶為什么罵人、說臟話?如果追因溯源之后,發現他是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那么就該讓他遠離不良環境,如送到幼兒園,不讓他跟一些說臟話的孩子一起玩,為他創造一個文明的環境。如果家長說話粗俗,就應該有意識的提高自身的修養,為孩子做出好榜樣。
3.教孩子學會合理的表達方式
說臟話有時候只是一種情緒的表達,這時候父母應該教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比如,孩子很憤怒說出臟話了,告訴孩子可以直接表達:“我很不高興,請你不要這樣做了”,當孩子出于興奮說出臟話了,告訴孩子可以這樣表達:“哇塞,太棒了,太好了!”教孩子一些表達情緒的語氣助詞,孩子是會很喜歡的哦。
4.明知故犯就要及時懲戒
如果寶寶長大了一點,比如到五六歲了,仍有這種不良行為,并且在父母多次解釋和勸告都無濟于事的情況下,就可以給他適當的懲罰,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為,使孩子認識到說臟話會給自己帶來不良后果 ,從而自覺改正。
最后要再次強調的是,說臟話,只是孩子在學習語言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對于孩子來說,剛開始說臟話僅僅是出于模仿來的好奇,并不是要攻擊別人或者惹別人生氣。父母應該做的,是告訴孩子怎樣正確表達,而不是簡單的訓斥或懲罰。從孩子的臟話開始,去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說臟話背后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