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36歲,農民。2008年2月5日就診。
患者3年前確診為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曾多次進行結腸鏡檢查,未發現器質性病變,但腹痛(肝木郁滯)、腹瀉(木氣郁滯,向外發泄,沖擊腸腑而致瀉),每天3~5次,伴納差、腹脹,長期服藥而病情無明顯的改善。
癥見:
1腹痛(肝木郁滯);痛則腸鳴而瀉(木氣郁滯,向外發泄,撞擊腸腑而致瀉),每日3-5次不等;舌暗,脈澀:柴胡12白芍30炒枳殼12甘草5;當歸12丹參12制乳香5制沒藥5三棱12莪術12;防風12。
2眠差;脘腹脹滿,納呆,噯氣,舌苔厚膩:蒼術20生白術20陳皮20厚樸10炒枳實12烏藥12炒檳榔12炒三仙各12酒大黃5
3口苦 咽干,大便溏稀,味腥臭,舌紅:茵陳蒿30薏米仁30敗醬草30
4畏寒肢冷,氣少懶言,脈沉細無力:制附片45炮姜40黨參30。
蒼術20g,白術20g,枳實10g,枳殼10g,烏藥10g,厚樸10g,檳榔10g,生大黃10g,三七10g,陳皮10g,防風10g,白芍30g,茵陳30g,薏苡仁30g,敗醬草30g,當歸10g,丹參10g,乳香10g,沒藥10g,三棱10g,莪術10g,穿山甲3g(另沖),山楂10g,神曲10g,生麥芽10g。3付。
用法:附子先煎去麻味后,再下余藥煎熬而成,每天服1劑,服藥1劑后,間隔3天,再服下1劑(注意!)。
復診:患者春節過后復診,喜出望外,他說這么多年服用中西藥物,總是吃著藥有效,可一停藥就拉肚子。而你的3付中藥,每吃1付就腹瀉加劇,可停藥后就不再拉肚子,感覺特別好,療效快,方藥簡單,3付藥服完,每天大便1次,色量正常,要求鞏固治療,服用附子理中丸合丹七片,以資善后調理。
【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服藥3劑能在10天之內治愈頑癥,真有點不可思議。這還要從頭說起:原來早年治療該病,多是按圖索驥,依葫蘆畫瓢,療效不好。后來潛心研究,反復揣摩,悟出該病是一個寒熱虛實夾雜之證,即有脾腎陽虛,又有濕熱內蘊,還有氣滯瘀血,同時還有風邪內擾,可以說是氣血陰陽虛損為本,寒熱瘀毒風邪為標共存的一種疾病,否則能治療多年而病難愈嗎?因此,立通陽活血為大法,佐以健脾利濕,清熱解毒之法,方用附子理中湯、薏苡附子敗醬散、小承氣湯、活絡效靈丹、痛泄要方等方為一爐,重用附子,以取萬夫不擋之勇為先,挾眾藥直搗病巢;由于病久體虛而不耐攻伐過度,因此采用間隔服藥的方法,以候正氣來復。故此,可扶正不助邪,祛邪不傷正,達到了兩全其美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