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的茶湯一般是綠色,紅茶的茶湯呈現橙紅色、橙黃色,黑茶的茶湯紅濃陳醇...
所以經常有朋友問:“白茶的茶湯為什么不是白色的?很多初入茶圈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首先在介紹白茶的茶湯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什么是白茶。
白茶屬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在加工過程中不揉不捻,保持著茶葉最自然的狀態制成。
其成品密披白毫,如銀似雪,因而得名。
所以白茶并不是為茶湯呈白色而得名的,那么白茶的茶湯究竟是什么顏色的呢?
白茶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它們有共同的特點——茶湯湯水清澈、透亮,湯水中有豐富的毫毛舞動。
白毫銀針
采用茶樹的茶芽所制成,其形似針,白毫滿披,因此得名“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沖泡后相比白牡丹和壽眉的茶湯顏色最淺,是淺淺的黃綠色為主,也可以叫做牙色,很淡雅靈力的一種色調。
白牡丹
多為一芽一葉或兩葉,芽頭飽滿且茶毫顯著,臥在杯中極似盛開的牡丹花,因而得名“白牡丹”。
白牡丹沖泡后呈現出的顏色處于秋香色與赤金色之間,茶湯微微的綠中更偏向于黃色。整體的湯水顏色,不像白毫銀針那么綠,也不偏向壽眉那么紅。
壽眉、貢眉
壽眉毫心稀露,葉片偏大,貢眉則是較為優質的壽眉,一芽兩三葉,毫心多而肥壯。
貢眉、壽眉沖泡后的顏色是三者中最深最濃的,泡出的茶湯充滿了豐收的顏色,整體的顏色基礎處于橘色和琥珀色之間。
影響茶湯顏色的因素還有沖泡時長,坐杯會使茶湯顏色顯得更深。
在沖泡白茶的前幾泡時,盡量做到快出水,忌悶杯。
悶久了會導致茶湯變得有苦味,從而掩蓋住了白茶原先的甘甜。
白茶是微發酵茶類,儲存過程中,隨著白茶存放的時間推移,在酶的緩慢作用下,如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這些物質出現大的變化,尤其是茶褐素的比率大幅上升,使白茶的湯色變深。
很多朋友還有一個疑問,就是白茶的味道比較淡?
新白茶的滋味會有些淡,但是淡中帶甜,鮮甜、甘甜、回甘、甘醇,這些甜美的感覺,在不同等級的白茶中都可以找到。
老白茶湯色隨年份逐年加深,一般五年左右的茶呈橙紅色,湯色透亮,口感醇滑,甘甜,它的香更多是蜜糖香和幽幽的花香,伴著淡淡的陳韻。
※部分文章與圖片來源網絡,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