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人生哲學和政治理想
雖然“達則兼濟天下”----廟堂文化與“窮則獨善其身”----山林隱逸文化,是兩種不相容的處世哲學,前者是積極有為,后者則消極恬退,但是在人生漫長過程中如果不善于在兩者之間靈活應變,則難以為不斷變化的現實社會所包容。所以真正的睿智之士必須同時兼備兩套不相容的處世哲學。
他既教我背: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
在政治信仰方面。雖然忠厚誠實的性格曾經使舅公早年斷定父親不適宜走做官的道路,但是成年后的父親卻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家所必須具備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他從進大學讀書之后,就開始追隨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并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推崇備至。我曾看過父親的關于三民主義的手記。在他看來先經過三民主義的資產階級政治革命似乎更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他認為共產主義是人類的更高理想,但是貧窮的共產主義并不能給中國人民帶來真正的幸福。只有先富起來,才能有國家的真正獨立和人民的真正幸福,而且也只有先富起來,才能走向真正的共產主義。父親認為一個真正優秀的政府應該代表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
在法醫研究所和任軍部軍醫時,曾二度被集體加入國民黨。我在杭州大學讀書時,父親在青田醫院工作。有一次我途徑青田時,與父親同住一室,父親曾向我談起入國民黨的事。他說國民黨的黨綱和創始人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政治主張原本都是很不錯的,加入這樣美好政治主張的政黨應該說是可以的。因為一個有志報國的人首先總得有一種政治信仰,要想做一番事業加入一個與自己政治信仰相符的政黨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否則單槍匹馬不可能成大事。但是國民黨的政治主張到了后來已經被歪曲變形了,而且黨和政府的權力已被政治投機者用作生財之道。這樣對于一個真正有信仰、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來說,加入這樣的黨無疑給自己臉上抹黑,把自己變成了烏合之眾的一員,所以父親當時沒有申請入國民黨,至于集體入國民黨的事,完全是當時的一些政客為了壯大自己的陣營而耍的手段。
另外父親當時在接受地下黨感化時,已經產生了對共產黨的好感,雖然因舅公的關系最終沒有成為地下黨員,為共產主義事業效勞,但能為地下黨保密,并且在解放戰爭前夕,陳誠任命他做官時,他毅然棄職還鄉。這行動本身就是對共產黨的支持,也是對共產黨必勝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