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寧稼雨的雅雨書屋:青燈攤書、傳道授業、以文會友、閑情雅致
這次昌黎行,我們下榻在北京文物局招待所。因為旅游旺季已過,這里已經不對外營業,所以服務設施不夠齊全,但好在離黃金海岸僅咫尺之遙。2007年10月2日,抽暇游覽了黃金海岸。
我出生在海邊,各地海岸也去過不少,對海岸已經沒有那種神秘感和陌生感。但黃金海岸還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黃金海岸位于河北省昌黎縣東南面的渤海岸邊,海岸線全長52.1公里,具有沙細,灘軟,水清,潮平的特點,是進行海水浴、陽光浴、沙浴、森林浴、空氣浴的理想地點。本區海濱因受風、潮汐、海流及河流的作用,形成一條長30公里,寬4公里的沙帶和沿海數道沙堤以及瀉海等沿海沉積的貌。海濱沿線內側有一道寬800米的人工林帶,其中生長著成片的野生植被,林間有一連綿不斷,高20 – 40米的沙丘,這不僅在中國罕見,世界亦少見,對研究海陸變遷、海洋動力作用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適宜的氣候條件,奇特的沙丘地貌和廣闊的沙質海灘,也是旅游和避暑的勝地。
黃金海岸,是與北戴河海濱同屬秦皇島市管轄的昌黎縣海濱風景區的美稱。據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專家偶然發現這片沉睡千載的旅游處女地時,一再驚呼這里是中國的“黃金海岸”,堪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著名海濱——黃金海岸媲美,于是這里就有了“黃金海岸”這一美稱。
十月的黃金海岸,已是“秋風蕭瑟”,加之陰云密布,沒有盛夏海岸那份熱鬧和繁榮,卻多了幾分凄冷和寧靜;秋風中,使人不再為人聲鼎沸的喧鬧而心煩,卻能細心體味海岸的闊大和天海的深遠。而傍晚時分,夕陽復出,霞光綻放,使人倍感溫暖和希望之來臨,并深深體會到蘇軾所謂“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
這一切,都是盛夏季節的海灘難以感受到的。也許,對于事物細致的觀察和真諦的把握,就是需要在塵埃落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