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東加減清瘟敗毒飲
【組成】水牛角6g(沖),生地黃、生石膏各30g,牡丹皮、赤芍、玄參、淡竹葉、滑石、金銀花、連翹各1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分服。水牛角研極細分2次沖服。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消斑。主治急性銀屑病。
【方解】方中水牛角、生地黃、牡丹皮、赤芍清熱涼血,化斑解毒;生石膏、知母瀉中焦之熱;竹葉、金銀花、連翹散上焦之毒;玄參配生地黃涼血且補灼傷之陰津;滑石一味,利下焦之濕熱,且引邪出于下竅,共成清熱涼血,解毒消斑之方。
【加減】如熱毒過盛,皮膚潮紅,斑疹紫赤者,加地丁草10g,大青葉15g,紫草12g,白茅根30g;肢體腫脹或皮疹紅腫者加冬瓜皮15g,茯苓皮、大腹皮各10g;如面部紅腫,小便黃赤者,加導赤散;風盛瘙癢者加白鮮皮15g,荊芥、防風各10g;口干欲飲,舌苔光剝者,加天冬、麥冬、石斛、天花粉各10g。
【醫案】李某,女,23歲,初診日期1993年1月16日?;颊?個月前曾感冒、咽痛、發熱,繼之頭皮起紅疹,稍癢,抓之脫白屑,漸發至全身。在外院診為銀屑病,服中藥月余無好轉。現皮損癢,咽干痛,心煩急,納可,二便調。檢查發現患者頭皮、軀干、四肢泛發綠豆大小的紅斑丘疹,色鮮紅,表面覆蓋有少許銀白色鱗屑,刮之易落并見點狀出血。舌質紅,苔薄黃,脈滑。皮損用黃連膏,上方連服21劑,皮損未再新發,原皮損顏色轉淡,全部皮疹均自邊緣開始消退,出現白色暈圈,自覺皮疹少許脫屑且癢。咽痛消失,納可,二便調。舌質淡,舌尖紅,苔白,脈弦。證屬陰血耗傷,肌膚瘙癢。加滋陰潤膚之品,上方加當歸10g,首烏藤30g,莪術10g,土茯苓30g。再服上方21劑,皮損基本消退。
【按語】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該病經過緩慢,具有復發傾向。本病的發生,中醫認為血熱是諸因根源。本例患者屬于進行期銀屑病,皮疹發生及發展迅速,皮膚潮紅,新生皮疹不斷出現,多呈點滴狀,鱗屑掩蓋不了紅斑,銀屑病典型的四個特征都存在,即蠟滴現象(表層易剝離呈蠟滴狀)、薄膜現象(鱗屑剝離后露出淡紅發亮半透明薄膜)、篩狀出血(鱗屑剝離后有篩狀出血點)、同形現象(外傷、注射或抓痕處發生皮疹),瘙癢明顯,常伴有心煩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腫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全身癥狀,舌質紅,舌苔薄白或黃,脈弦滑或數。上方諸藥共用,能起到清熱涼血、活血解毒,治療進行期銀屑病功效顯著。
【方源】引自《皮膚病絕技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