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體質只是中醫學的概念,并不是血液呈酸性的,因為血液中有很強的中和緩沖物質,一般的酸性或是堿性物質進入后很快就會緩沖調整至正常的,這個是中醫學體質辨識的理論,對于酸性體質。身體變“酸”,是疾病開始侵擾你的征兆——
調查表明,85%的痛風、高血壓病人都是酸性體質;而癌癥患者100%是酸性體質。關節炎、腹瀉、偏頭痛、牙齦炎等多種疾病也是因酸性血液環境而使人體免疫力降低造成的。
酸性體質如何調理成堿性體質?首先,我們首先要讓身體變“酸”的不健康生活方式——
不吃早餐吃消夜
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許多人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動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去燃燒組織,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凡是晚上8時以后再進食就稱作消夜。吃消夜隔天會疲倦,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低,處于休息狀態,此時食物留在腸道里會變酸、發酵、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運動量不足
調查表明,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人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而現在人們的運動量大大減少,更愿意在空調房里待著,長此以往,酸性代謝物長期滯留在體內,導致體質的酸化。
常吃精致食物
常吃精致食物如精米、白面的人,腸子老化得快,大便易呈黑色且常便秘。因為精致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功能變差,甚至萎縮。所吃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由此開始。
過重的心理負擔
當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精神狀態變差,從而導致體質的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