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我只能說,這個是作者自己修煉靈性的感悟,對于細節的一些方面并沒有做詳細的講述。如果對于里面所講述的感興趣的話,可以閱讀作者推薦的書籍,以達到更好的理解。
真我:愛、喜悅、和平。
我們不快樂是因為失去了真我,如何找回真我?身體--連結;情緒--臣服;思想--檢視;身分認同--覺察。
對于身體的障礙,不是很理解,在此不寫。
吸引力法則:在一個房間里放滿了不同頻率的音叉,如果振動其中一個音叉,另外一個和它振動頻率相同的音叉也會被引動。所以如果一個人充滿了快樂、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起共鳴,而且會被他吸引過來、同樣的,如果一個人老帶著悲觀、憤世嫉俗的思想頻率,那么難怪找個人常有倒霉的事發生在他的身上了!所以,從此刻起,就關注事物美好的一面吧!
擔心是最差的禮物。世上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你的事和他人的事。
"如果你不斷重復做某件事,在生理學上來說,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且固定的關系,比方說,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慘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在那張神經網絡接線和整合。這就變成了你的一個情緒模式。更糟糕的是,當我們在身體層面或是大腦層面產生某種情緒感受時,我們的下丘腦會馬上組裝一鐘化學物質,叫做“勝肽”,隨著血液跑到我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被細胞周邊的上千個感受器所接受。久而久之,感受器對某種勝肽就有了特定的胃口,會產生饑餓感。所以如果你很久不生氣的話,你的細胞會讓你有生理的需求想要去發脾氣。” 如何解決這個呢?就是臣服。不是對人臣服,是對事情臣服,對本然(What is ),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臣服。 看見它、接納它,然后放下對它的需要。這種東西哦,你愈去排斥它,它愈不走啦,而且還會更強呢!所以,看見了以后,就先接納它,然后告訴自己,我不需要!
家長要記得,給孩子無限的情緒上的支持和認同。
受苦有兩種,一種是無知的、無明的受苦,就是任隨潛意識的操控而受苦,同時在抱怨、抗拒那個痛苦。這樣的受苦不能讓你成長。另外一種受苦是有覺知的受苦,當你感覺到撕裂般的痛楚、好像要爆炸似的憤怒,你不逃避、不抱怨,你全然地去經歷它。讓這個壓抑、隱藏多年的能量爆發出來,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態度,在全然的愛和接納中去經歷它。這樣的受苦,是你走出人生模式、成長茁壯契機。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內在投射出來的結果。
沒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是來自于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因為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A 永遠是中立的,因為同樣的A,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會有不同的
C 出現。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因為當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個情緒的時候,你會聚焦在那個情緒或事件上,這樣就賦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強大了。
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快樂是需要外在條件的,而且它的范圍比較小。喜悅是發自內心的,然后可以大范圍地滲透到你的全身。快樂是由外在事物引發的,它的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有一個使得我們快樂的事物,所以它的過程是由外向內的。問題就是:既然快樂是取決于外在的東西,那么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也隨之消失了。而喜悅不同,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援用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心想事成的第一個定律就是,你所向往的東西必須是命中注定該是你的,或是與你的更高目的是一致的、有利于人類社會的。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潛意識和真我的層面,破除人生的模式,學好自己該學的功課,破解你的命運,否則心想事成只是紙上談兵罷了!
心想事成的秘密:先要解除自己的人生模式,學會自己的功課,然后全心全意地用觀想的方法的去散發【事已成】之后那種愉悅感受的振動能量,然后要賴皮地在未實現之前就先去感恩,恩,還有就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很清楚、很具體,而且要為它付出一定的努力,同時言行一致。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的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你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碰觸
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
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