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1 和訊網
7月20日北京暴雨。截止中午,僅城區及南部6小時累計降水量達70毫米,局地超過100毫米,多處路段積水嚴重。更有網友在微博貼出“雨中故宮”照片,調侃去“故宮看海”。然而中國網就此事追訪故宮,得到官方回應:由于故宮擁有較完善的排水系統,故宮未見積水。
故宮工作人員還告知中國網記者,今天,故宮仍然正常開放,雖然大雨如注,觀眾數量仍達3萬多人。
據介紹,故宮是明永樂年間營建的,宮殿建筑連檐接棟,每座院落的地面都用青磚鋪墁,完整的排水系統,加之歷年的淘挖養護,幾百年來排水效果良好。
首先,巧妙的“泛水”設計,確保了積水順利排出。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網記者,故宮的地面順應北京地區西北高、東南低的走勢,整體走勢呈北高南低、中間高兩邊低,而且略有坡度,使積水能緩慢排泄。
以前三殿為例,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坐落在三層臺基之上,在臺基四周欄桿底部,有排放雨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還有一個雕琢精美的石龍頭,其口內為鑿通的圓孔,也是排水的孔道。雨水逐層下落,使得臺面無積水。
其次,故宮的整個排水系統是統籌規劃的,院落的周邊設有明溝,院落的雨水匯入明溝,再由明溝排入暗溝。
地下暗溝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雨水排入暗溝以后,再由支溝匯集到干溝,經干溝排入內金水河。內金水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大半個故宮,在故宮東南角流出,匯入護城河,護城河又與北京城水系相連,消化吸納故宮的雨水。
7月20日,北京暴雨。由于故宮擁有較完善的排水系統,故宮未見積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