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為什么上課聽得懂,課下卻不會做做?
由聽得懂、看得懂到會做,這中間需要做的就是多多練習。
在課上聽懂的基礎上,課下敢于多去練習,摸索每一道題的規(guī)律和奧妙,再做到類似的題的時候,你把思路和方法套上,自然就能解開了。
注意!讓你多做練習,并不是盲目地強調“多”。在多做練習的過程中,你要把每一道原本不會做的題變成下一次如果再遇到,一定能解答出來的題。這樣的“多”做才是有意義的。
保證做過的題你都懂了,這一點非常重要!!否則,就算你走馬觀花地比別人做了多十倍的題,那都是沒有意義的。
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解決疑難→系統(tǒng)總結→課外學習
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解決疑難→系統(tǒng)總結”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在以上八個環(huán)節(jié)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針對物理的學科特點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1)基本概念要清楚。如“速率”這個概念,它有兩個意思要牢記: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
(2)基本規(guī)律要熟悉。比如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于任何情況;后者是導出式,只適用于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你需要對它們很熟悉,在做題的時候才能靈活地用上。
(3)基本方法要熟練。如研究中學問題經常采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這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熟練掌握才能自如地運用到物理問題中。
要獨立地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關于做題,在第一部分已經提過了。獨立解題,可能會花費你一些時間,有時會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位同學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
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guī)、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狀態(tài)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tài)分析是活的、連續(xù)的。
上課要認真聽講,盡量別走神。不要以為老師講的內容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
入門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屬于你自己的東西也就越多。
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特別是課上聽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記下來,可以記下一些關鍵字,只要自己過后能回憶起來是什么問題就好。
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對當天學習內容的復習,另一方面還可對筆記作一些補充,如自己的理解。
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和記號。
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
作記號是指,比如針對練習題做記號,可以采用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記號的做法,這樣可以方便以后再次翻閱時有選擇性地看。
要重視知識結構,系統(tǒng)地掌握好知識結構,把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地串起來,這很重要!
很多練習冊里都有各章的知識框架,建議你花點時間,拿出一張大紙,將各章的框架都寫上去,尋找各章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這對于你從宏觀上了解高中物理所有知識會有很大的幫助。
來源:知識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