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門診,我們常發現許多糖尿病人常有這樣的疑問:胰島素功能檢查結果明明很正常,可是血糖還是高!真是太委屈了,為什么?。?/p>
別著急,咱們先看看有哪些可能性,聽聽北大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胡肇衡教授怎么說:要確定胰島功能,就要檢測C肽和胰島素,這個結果可以指導如何用藥。不過,如果您的胰島功能只是檢測了血胰島素的情況,那就有可能不準了。
為什么呢?因為如果您平常每天打胰島素的話,您的血液里就既有您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也有注射進來的胰島素了,你可以把這種情況理解為您體內的胰島素“摻水”了,那這樣的數值自然是無法準確反映您的胰島功能的,這時候怎么辦呢?
還好,胰島素有個小弟——C肽,這哥倆是一對孿生兄弟,也就是說,您的身體每分泌1個胰島素,就會分泌1個C肽,所以,如果血液里多了很多“干哥哥”(注射進來的胰島素),那查查小弟的數量,就知道有多少“親哥哥”了。
但是,如果您已經查的是C肽了,結果正常,血糖依然高,那就要考慮另一個問題了,就是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了,不要用降糖藥!
胰島素抵抗又是怎么回事呢?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把胰島素看做是幫助降血糖的工人,那么發生了胰島素抵抗也就意味著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原本一兩個人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需要四五個人來完成了。注射胰島素其實是給您增加了幾個工人。
胰島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病友中普遍存在,很多人沒有留意到這個問題,所以往往用錯了降糖藥,該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而沒用。沒有幫助工人提高效率,而是一味增加工人數。
工人太多了也會出現問題,叫做“高胰島素血癥”,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會引發很多血管問題。
除了使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為了改善胰島素抵抗,您還可以通過管理好自己的運動和飲食,把體重降下去,這樣胰島素抵抗也能改善。
知識延伸——
糖尿病人胰島功能檢查前應該注意的事項!
(1)初診病人需早8:30前到門診,否則中午以前完不成檢查。
(2)患者檢查前一天晚飯后至第二天檢查前不再進食、飲水和服用藥物,過夜空腹10~14小時(重癥患者由醫師決定檢查時間和項目)。
(3)帶夜間零點后第一次小便20ml(洗凈容器)送化驗室。
(4)抽空腹血后立即口服含75克葡萄糖的水300ml或吃100克面粉做成的饅頭,從進食第一口開始準確記錄時間,分別于進食后1小時、2小時、3小時準時到化驗室抽血。
(5)除吃饅頭時飲少量水(50ml左右)以外,檢查過程中不能進食、飲水、服用藥品(特殊情況請咨詢醫生后決定)。
(6)在抽血的間隔時間作B超、心電圖等檢查,并由門診醫師建病歷,患者要記住自己的病歷編號。
(7)檢查結束后向門診醫師咨詢下次就診時間及注意事項。
所有的血糖問題,都有解。
血糖難題,一定要找經驗豐富的專家
血糖偏高應該做哪些檢查呢?
1.血糖
是診斷糖尿病的惟一標準。有明顯“三多一少”癥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癥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梢烧咝枳?5g葡萄糖耐量試驗。
2.尿糖
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腎糖閾增高時即使血糖達到糖尿病診斷可呈陰性。因此,尿糖測定不作為診斷標準。
3.尿酮體
酮癥或酮癥酸中毒時尿酮體陽性。
4.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
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應不可逆,HbA1c水平穩定,可反映取血前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斷血糖控制狀態最有價值的指標。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與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應結合的產物,反映取血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6.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島素正?;蛟龈撸S著病情的發展,胰島功能逐漸減退,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見血脂異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時尤為明顯。表現為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標
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谷氨酸脫羧酶(GAD)抗體是1型糖尿病體液免疫異常的三項重要指標,其中以GAD抗體陽性率高,持續時間長,對1型糖尿病的診斷價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級親屬中也有一定的陽性率,有預測1型糖尿病的意義。
9.尿白蛋白排泄量
放免或酶聯方法可靈敏地檢出尿白蛋白排出量,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輕度升高。
關注微信公眾號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群學控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