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雪兒24節氣中醫養生系列)
中醫育兒群的家長朋友:
您好。
“七九八九雨水節”,今天(2月19日),進入了今年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節氣。
雨水節氣,原指黃河流域地區的降雨開始高于降雪的概率,立春時節解凍,雨水時節消融。
放大到全國大多數地區來說,雨水時節氣候還是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甚至還可能出現“倒春寒”。
這時候,從中醫角度來說,一方面,,春天陽氣生發,逐漸從“秋冬養陰”一步步過渡到“春夏養陽”;
另一方面呢,濕邪之氣過盛,容易濕阻經脈、濕困脾胃。
《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于脾”,如果脾陽不足,就更容易出現關節僵痛、皮膚濕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
所以,雨水時節,祛濕邪,養陽氣,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接下來呢,果雪兒親子中醫育兒群的老師就為您分享幾招:
首先呢,要謹防“倒春寒”,避免寒濕上身。
俗話說“春捂秋凍”,“春捂”要根據個人體質的具體情況來調整,尤其要注意腿腳、后背和腹部的保暖,適當增減衣物。
否則,稍不注意,就可能受到風寒侵襲,引起感冒、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腹瀉等癥。
其次呢,生活起居調適,要盡量跟著太陽走。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順應自然節律,睡眠作息有常,有助陽氣生發、養護。
濕邪犯困,中午可以適當小睡一會兒,午睡防春困。
另外,還要避免長時間處于潮濕的環境當中。
第三,飲食有節,健脾祛濕。
雨水時節可以適當飲用溫熱水,或者飲用紅棗姜茶;
多吃新鮮果蔬,如韭菜、香椿、茼蒿、菠菜、豌豆苗、薺菜、萵苣等;
少食羊肉、狗肉等溫熱油膩食物及生冷食物;
少食辛辣、酸、過甜等刺激性食物;
多食粥類,比如紅棗小米粥、銀耳蓮子粥、山藥枸杞粥、扁豆薏仁粥等。
第四,適當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曬曬太陽,散散步,做做操,練練八段錦,放放風箏,一方面有助于陽氣升發,一方面改善精神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強度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定,以微微出汗為好。
第五,情志有衡,心境平和。
雨水時節,肝氣升發旺盛,但是如果升發太過的話,容易耗損。
所以,一方面要記得,做人開心最重要;
另一方面也要記得,過猶不及。
第六,按摩調理。
1、按摩腹部。
方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旋轉按摩100圈,再反方向按摩100圈。
注意:這里有幾個重要穴位,都處于前正中線上,分別是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睡覺前按摩更好。具有健脾和胃理腸、培元固本回陽、祛濕保暖助消、提升睡眠質量的功效。
2、按摩足三里穴。
方法:泡腳后點按揉推該穴,緩緩用力,按摩兩三分鐘。
注意:按摩該穴,補中益氣,燥化脾濕,女性朋友還可以緩解痛經,男性可以補腎壯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strong>
希望各位家長朋友,根據自己及家人的體質特點,切實抓住雨水時節,祛濕邪,養陽氣。
說明:
1、科普內容旨在推廣中醫藥文化,厚植中醫藥文化自信。
2、凡診療及養生,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具體應用。
3、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果雪兒親子中醫育兒群|親子中醫育兒366課程歡迎您
中醫育兒根文化、母親育兒心經、健康中國家風
原創作者:敦敏,果雪兒兒童中醫啟蒙、親子中醫育兒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