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都渴望永生,雖然經常聽到有人喊不想活了,也真有尋死的,然而即便是這些說不想活、或尋死人當中,很多人真正目的,其實還是為了活得更好。為了能活得更久,運動了、吃這個、信那個,很多人求神,并非是出于對宗教本身的虔誠信仰與追求,說白了是與神明交易,求得能夠多活幾時。要是有所謂的什么“大神莊家”煞有介事說狗屎能長壽,可以斷定,為追求長生,必然會有人相信并付諸踐行狗屎運。
可以預見的是,人類在未來相當長階段,隨著科技水平提升,人活得更久些不成問題,但無法做到永生,每個人終究是匆匆過客,以其費那么大氣力求得在世界多呆幾天,不如思考如何讓生命更充實有意義。
生命是什么,哲學家有哲學家觀點,醫學有醫學的理論,對于普通大眾而言,能夠對生命規劃的則是,怎樣有效延長生命的價值,這種延長不是生理上的多存活幾天,而是追求生命內涵上的廣度與深度。
所謂生命的廣度,就是生命的質量內容,讓生命獲得更多的體驗經歷感受,讓活著的每一天充實豐富、活得更有意思,這樣,無形中,享受每一天生命的內涵,等于簡單活著好多時日內容的疊加,不僅豐富、也有意思,這就是生命廣度的延伸。
所謂生命的深度,則是通過認知與學識修養,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滿,讓活著的每一天,充滿智慧與有意義。獲得更多能量,懂得更多,變得聰明,活得明白,這就是生命深度的拓展。
生命廣度的拓展與延伸,簡單的方式,莫過于多走走看看,不是有這么一句流行當紅語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如此之神奇、美麗、豐富多彩,生活著那么多風格各異人群,值得我們多利用有限生命時光,好好投入感受體驗這美妙的風土人情。見過不同風景,露宿風餐、品嘗過不同甘苦風味、玩過蹦極跳傘攀巖、遇見不同的人、親歷與見證過許多故事、在大漠深處直接感受過大漠孤煙直的人,與在家里看電視畫面情景、躺在床上憑想象發呆、靠聽人說之人,怎可同日而語,有故事的人與沒經歷的人,生命的質量與寬廣度的差異,有極大的本質差別。
生命的深度拓展,在于能夠時刻保持一顆好奇心和觀察的眼光,擁有求知欲與探索思考的素質品質,讓學習伴隨自己終身,聆聽智者、與智慧同行,從而能夠認識明白自己,看清看懂周遭,如此,讓自己不致活得稀里糊涂,讓生命得以充分發揮的淋漓盡致,讓人生恰如其分到位,少些不必要的意外與多余的蹉跎,活的明白灑脫有意義。
擁有關愛心,善待身邊人,在力所能及、舉手之勞中,幫助有需要的人,那怕只是給個笑臉或讓個坐,成全了他人同時,也快樂了自己,能給予的人,是有能力上檔次高品質的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追求真善美愛,擁有感恩與敬畏的心,是生命廣度與深度的融合并濟展現,也讓生命獲得拓展空間,并得以延伸充分抒展,讓人活得精彩有價值。
目前沒有任何一個養生或長壽方式得以科學完全驗證,有喜歡吃肥肉疾病纏身者,也有吃肥肉長壽的,以其把生命大把美好時光,被偽科學或推銷產品的耍弄的團團轉,整日盤算如何能夠在世上多呆幾年,被養生弄得焦頭爛額,不如投身到生命的廣度與深度的拓展中。即便真的能多活幾時,但翻開生命篇章,人生軌跡是如此空乏蒼白單調,不過就是茍且活著而已,如此也算世上走一回?自己不覺得屈,地球還嫌你添堵了。
尼采說過: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生命當“折騰”,活著并非耗著,當有廣度深度,別讓生命成為乏味的日子和簡單的歲月累積,那不過活的只是年齡而已,而是盡可能地拓展讓其更寬廣更具深厚,讓生命之花盡情的綻放,活在當下,瀟灑走一回,人生沒白活,沒浪費到降臨世上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