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語》中孔子強調不僅能學習別人的優點,也能看出別人的缺點,更要引以為戒的句子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論語》中孔子認為只有胸懷寬廣、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稱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3、《論語》中講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才能考驗出一個人堅強不屈的品質的句子還是: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魚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會做“茍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5、《魚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說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賢者能做到堅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總結全文,歸納中心論點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7、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條件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8、《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諷諫最后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9、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的《出師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10、《出師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11、《出師表》中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12、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寫剛從山口進入桃花源的景象,首先映入眼簾的景象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此外還有田地、池塘、桑樹、竹林等景色
13、《三峽》中烘托三峽秋景凄涼的語句是: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14、《三峽》中引用漁歌反襯三峽深秋清幽寂靜的句子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5、《三峽》中有一句話把三峽春冬季節山水草木的秀麗景色概括無遺,這句話是:清榮峻茂。
16、《馬說 》中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馬說》中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馬說》中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9、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20、《小石潭記》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自己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
21、《小石潭記》中寫潭中魚游來游去,非常活躍的語句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22、《陋室銘》中描寫陋室優美的自然環境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3、《陋室銘》中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24、《岳陽樓記》中描述“古仁人”的闊大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5、《岳陽樓記》中由“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論斷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26、《岳陽樓記》中范仲淹贊揚滕子京政績的句于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7、《醉翁亭記》中體現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28、《醉翁亭記》中表達作者復雜感情的句子是: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29、《醉翁亭記》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環境特征(領起全文)的句子是:環滁皆山也。
30、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
31、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32、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3、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4、表現作者在寒冬臘月中勤學品質的句子是: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5、《觀滄海》一詩中寫大海水波動蕩,山島高聳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36、《觀滄海》一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這兩句詩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37、陶淵明的《飲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來鼓勵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心聲的名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9、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40.《次北固山下》一詩中,表現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的詩句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41.王維在《使至塞上》一詩中,以比喻表達詩人惆悵.抑郁心情的語句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42.李白《行路難》中形象生動地描寫“行路難”的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
43.李白《行路難》中體現李白積極進取精神,抒發遠大志向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4.杜甫在《望岳》中,虛實結合,描寫泰山神奇秀麗,巍峨高大的詩句是: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45.杜甫在《望岳》中表現泰山高峻,幽深的詩句: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46.杜甫的《春望》中,春天的花開鳥鳴反而使詩人杜甫生出憂國和思鄉之情的詩句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7.杜甫在《春望》一詩中悲哀國破家亡,傷感離亂之痛,表現他愛國,念家的美好情操,詩中能夠表現他憂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8.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杜甫舍己為人,至死不悔的決心的兩句是: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9.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50.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沙漠冰封,愁云慘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啟下過渡作用)的詩句是: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5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寫出了早春的細雨蒙蒙,春色若隱若現,報告了春天早來的消息的詩句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52.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53.白成易《觀刈麥》中,描寫婦女兒童支援農忙場景(或從側面表現農民勞動繁忙)的句子的詩句是: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54.白居易的《觀刈麥》中直接提示勞動人民生活艱辛的原因的句子: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55.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描繪春花初綻,春草吐綠的詩句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56.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從聲和色兩個方面勾畫了一幅激烈的戰斗場面,渲染了沉重,緊張,肅殺的氛圍的詩句是: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57.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對赤壁之戰的歷史結局進行判的句子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58.杜牧的《泊秦淮》中描寫秦淮河特有的夜間景致的句子是: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59.《夜雨寄北》中暗示詩人仕途失意,羈旅他鄉思歸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60.李商隱的《無題》中寄托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61.李商隱的《無題》中寫女子離別后的擔心,含有兩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煜《相見歡》中以絲的千頭萬緒比喻離愁的紛亂和難解的詩句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62.《漁家傲·秋思》中抒發征夫戍邊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且表達了主旨的詩句是: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63.王維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突出體現了邊塞的壯美,范仲淹在《漁家傲·秋思》中運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邊塞的悲涼,這句詞是: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64.晏殊在《浣溪沙》一詞中表達對春光逝去的惋惜,悵惘之情的名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王安石《登飛來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達自己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的詩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65.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文筆豪邁奔放,有江河一瀉千里的氣概,詞中表達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邁之外,稍含不滿之意的兩句是: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66.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志未酬的感嘆的詩句是: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67.宋代著名詞人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下闋開頭描寫月光流轉的名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68.陸游在《游山西村》一詩中,表現村中祭日景象熱鬧,民風淳樸的語句: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69.陸游在《游山西村》一詩中,表現農家熱情好客的淳樸性格的詩句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70.《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滲透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刻畫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71.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現宋朝國勢危亡,個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72.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借地名寫出形勢和情況的危急凄苦的詩句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73.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寫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74.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揭示出歷史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任何強大的統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終的滅亡的詩句是: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75.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出了潼關地勢險要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76.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寫詩人辭官之后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