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院已然成為一個現象級的模式。近期,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更是賺足了眼球。大家都很疑惑,為什么互聯網醫院可以走的如此順利?好大夫在線互聯網醫院模式究竟是怎么樣的?帶著這些疑問,今晚我們有幸邀請到了好大夫在線創始人兼CEO,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董事長王航先生做客動脈網VB群訪談,和大家聊一聊互聯網醫院的那些事兒,和我一起主持的還有動脈網互聯網醫院專題資深記者劉宗宇先生,下面有請王航總給大家帶來分享。
王航:大家好,我是好大夫在線的王航,非常感謝動脈網的這次安排,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好大夫在線銀川智慧互聯網醫院的大致情況。
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我們和銀川市市政府見面探討了這個問題,就是在銀川智慧城市這個大背景之下如何建立醫療方面的合作。銀川市是全國智慧城市的試點城市,也是第二批醫改的試點城市,整個銀川在智慧城市方面的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銀川市希望在2016年,讓智慧醫療能成為銀川智慧城市里一個新的亮點,所以就找到好大夫在線,雙方一起來洽談這方面合作。我們希望利用我們的在線專家資源,為智慧城市里面的智慧醫療部分提供支持。
我們和銀川市政府一起討論“銀川市智慧醫療建設到底缺乏什么?”這個主題。經過分析,雙方達成一致的意見:銀川是西北地區的一個代表性的城市,這樣的城市并不缺乏資金,也不缺醫療機構和醫療設備,最缺的是高端的醫療專家資源。高端的專家資源一般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等醫療中心城市。專家都在這些大城市安家落戶,很難經常到銀川這樣的大西北城市出診,去幫助當地的患者。
雖然我們不能把專家的家搬到銀川來,但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把他們的能力輸送到銀川,這就是我們的解決思路。
好大夫在線和銀川市市政府一拍即合,希望能夠在銀川建立一家互聯網醫院,用互聯網這種最新的手段把專家的能力從大城市輸送到銀川這種偏遠的西部地區,切實解決銀川當地、西部地區乃至全國患者的就醫、會診問題。
我們在2016年4月份跟銀川市市政府正式簽約,5月份到7月份引入了很多專家,包括醫務管理專家、衛生法學專家、臨床醫學專家。大家一起研討了這家新醫院的管理辦法和監管制度。2016年底的時候,銀川市市政府和市衛計委頒布了《銀川互聯網醫院管理工作制度》、《銀川互聯網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制度》和《銀川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這三份文件成了銀川市互聯網醫院試點的指導性的文件,好大夫互聯網醫院,也在2016年12月10日正式開業,開始了這樣的一次嘗試。
動脈網記者提問
動脈網記者劉宗宇:好大夫在線把互聯網醫院模式稱作互聯網醫療的2.0模式,請王航總講講什么是互聯網醫療的1.0和2.0模式,互聯網醫院的在線問診和普通的在線咨詢之間有哪些區別?
王航:我在去年的時候提過這樣的一個想法,如果以前互聯網醫療所從事的醫療周邊的咨詢業務稱為1.0,那么在線診療就應該稱作2.0。
以前互聯網醫療主要從事信息層面和交流層面的工作,比如提供信息和醫患互動。醫患互動交流的主要內容還是以咨詢為主,這種咨詢并不涉及診斷和治療,屬于咨詢業務,歸屬于醫療的周邊業務。
而醫療的核心業務是看病,可以直觀地理解為診斷加治療。國家規定,只有醫療機構才可以從事診斷和治療這樣的醫療操作。其他沒有申請到醫療機構牌照的公司或機構是不允許涉足醫療業務的。
首先,要從事醫療業務,就必須先申請醫療機構的牌照,國家也會按照醫療機構的管理辦法來監管。在1.0時代,互聯網醫療公司是不能做診斷和治療的。在2.0時代獲得醫療機構的資質之后,才能從事診斷和治療這種性質的在線診療業務,才能開具診斷和處方。這種電子處方也可以跟線上和線下的一些藥品配送企業合作,這樣就可以構成一個互聯網診療服務的閉環。
所以,1.0時代是以咨詢等醫療周邊業務為主,而2.0時代可以從事在線診療和開具電子處方。
動脈網記者劉宗宇:在網上看病時,好大夫互聯網醫院有哪些措施保證醫療行為的安全?銀川市衛計委方面如何保證醫療行為的安全?
王航:首先,好大夫在線和銀川市衛計委通過嚴格界定業務范圍來控制醫療風險,保證安全性。也就是說,涉及到高風險的業務是嚴格禁止在網上操作的。比如一個比較復雜的或者說在網上無法判斷的疾病,我們是不會在網上進行診療行為的。而復診,特別是慢性病的復診,由于病情穩定,是可以放在線上的,節省了患者跑醫院的時間,也減少了醫院門診的等候人群,還減輕了醫院的負擔。所以像復診這一類的業務是可以在網上診療的,也是互聯網醫院首先開展的業務。除了復診,會診也是互聯網上非常合適的一種業務。因為會診是發生在醫生之間的行為,而且往往一個醫生在高級別的醫療機構,另一個醫生可能在基層機構,這樣就能把高級別機構醫生的經驗和診斷能力輸送到基層,通過這種配合會使醫療的效率大幅提高,也提高了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
第二,嚴格把控醫生的資質。并不是所有醫生都可以做網上診療的,只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后,擁有至少5年線下臨床經驗,并且獲得主治職稱的醫師才能在互聯網多點執業。而一個剛拿到行醫資格證的醫師,由于經驗不夠豐富,是不能做網上診療的,這樣就通過把握醫生的準入資質來降低醫療風險。
第三,嚴格的過程監管。我們聘請了一批醫務管理專家、臨床醫學專家、衛生法學專家,還有醫院管理專家和銀川市衛計委一起研討,制定了一套完善的互聯網醫院管理制度。比如該如何問診?哪些操作是可以做的?哪些操作不可以做?這些內容在互聯網管理制度里面都做了比較詳細的說明。只有建立起這種嚴謹的業務制度流程,才可能從根本上降低網上醫療的風險。
第四,我們也設置了完善的保險制度,我們和保險公司合作,為醫生購買醫師個人職業責任險。如果有任何意外事件發生的話,作為醫療機構,我們都會先行賠付來保證患者利益不受損失。以上這幾個方面是我們降低醫療風險,把控醫療質量的四個主要手段和途徑。
另外,我們也積極的和學術界合作,2月11號我們在上海和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一起舉辦了中國首屆網上診療大賽,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大賽能夠加強醫生線上規范化問診的意識。選擇皮膚科是因為皮膚科是互聯網診療的第一大病,我們差不多有20%到25%的病例是來自于皮膚科,而且皮膚科的疾病主要發生在皮膚表面,更便于對患處拍照,來輔助醫生在網上的診斷。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整個的業務發展平穩,結果還是不錯的。
動脈網記者劉宗宇:請王航董事長為我們介紹一下到目前為止,好大夫互聯網醫院已經開業超過100天了,運行的情況怎么樣?
王航:在醫生方面,我們的互聯網醫院正式完成了多點執業備案的醫生有11500人,他們90%以上是來自于三甲醫院,88%為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覆蓋了全國各個地區。這些醫生們把他們的行醫資格證和職稱證這些資料都提交到銀川,在銀川完成多點執業的備案。
在患者方面,我們服務了98.5萬患者,其中有6500位銀川本地的患者,這其中有10%是疑難病患者。他們當中有1500多名患者得到了北京上海這些醫療專家的幫助,我們為銀川市和全國的患者解決了很多疾病方面的問題。
另外,專家們之間成立了醫療協助小組,也產生了很好的業務效果。比如,北京上海的醫生和銀川當地的醫生結成遠程的協作小組,銀川當地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迅速通過互聯網途徑咨詢北京上海的專家,醫生們在網上開展會診業務。
我們認為這種業務模式非常適合中國缺乏高端專家資源的地區,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為中國基層醫院做了一個很好的模式。我們在銀川當地落地了一家合作醫院(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這家醫院成為了我們線下的合作和接診醫院,北京上海的專家們也會定期幫助這家醫院,去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為他們提供專家后盾。
動脈網記者劉宗宇:在3月19日,銀川市政府正式宣布好大夫在線互聯網醫院接入醫保,請王航董事長介紹一下對于互聯網醫院來說,這個政策的頒布有什么重大意義?
王航:銀川市出臺了一份新的文件《銀川市互聯網醫院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及門診統籌管理辦法(試行)》,對于互聯網醫療如何和醫保結合做出了一些規定。我覺得這份文件最關鍵的亮點就是除了患者的醫保個人賬戶可以為網上看病、購藥付費,也規定了門診統籌部分可以用于網上的問診。
這在全國范圍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它主要的意義,是在于醫保體系對互聯網醫療的一種認可和嘗試。為什么說嘗試呢?因為我認為互聯網醫療最關鍵的一點,是針對復診病人的,尤其是通過互聯網長期規范管理的這些慢病患者。如果慢病患者失去規范的管理,潛在風險和并發癥風險都會非常高,而互聯網對慢性病的管理來說是擅長的,如果這個管理過程做得好,就會降低疾病風險,進而降低患者的花費,對于醫保資金的降低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這一次我們也看到醫保基金希望引入互聯網上的診療和網上的疾病管理,通過互聯網讓患者接受長期疾病管理,把這個作為醫保的突破點,來降低醫保的花費。
另外一點,大家都知道中國目前是以藥養醫的模式,藥占比非常高,有人說中國老百姓吃了太多不該吃的藥。我覺得關鍵的問題是國內的醫療服務費太低,醫生和醫院通過服務費無法得到適當的收入,無法維持醫院的運行,所以藥品費用就變得很高,大家就通過賣藥來賺錢。
互聯網醫療的核心商業模式就是服務收費,通過醫生提供優質服務來收取服務費用,通過收取適量的醫事服務費讓醫生們的服務價值得到體現,讓醫生們能夠安安心心的提供優質服務。該開藥的時候就開藥,不該開藥時就不要開藥,這其實是更良性的一種醫療服務。所以,我認為當我們開始去把醫事服務費提高起來,特別是利用互聯網讓醫生們通過服務能夠賺取合理的收入,那一定會降低整個藥品的占比,降低藥品花費,從整體上減少醫保的開銷。
動脈網記者劉宗宇:多家互聯網醫療企業扎堆銀川的原因您覺得是什么?好大夫在線會不會覺得有競爭的壓力?
王航:銀川市有300萬人口,整個寧夏也只有600萬人口,再加上寧夏面積狹小,并且寧夏既有經濟發達地區又有貧困地區,這些特征使得寧夏特別適合做互聯網醫療創新的試點。還有,銀川在去年創新性的做了一些試點的政策,“一個辦法,兩個制度”這些政策都走在了全國互聯網醫療嘗試性試點的前面。
我覺得互聯網醫療現在還處于非常早的時期,這些來到銀川的十幾家互聯網醫療企業之間肯定是合作大于競爭,大家在一起共同合作,討論業務發展,彼此發展的機會也會更多一些。
同時,銀川市政府也有集中式試點的這種想法,相比各個企業分散在全國各地去做各自的試點,這種集中在一起做試點的方式更容易管理,遇到需要協調的事情,政府能夠迅速出面協調,效率非常高。
網友互動提問
動脈網網友:我是銀川醫療創業者,請問基層診所、門診部,有沒有和好大夫在線合作的空間?
王航:我非常希望跟線下的醫療機構合作,因為我們自己擅長的是互聯網上的業務,如果沒有線下的合作,我們的業務影響力和業務范圍都會非常小。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把北京上海這些醫療中心城市的專家資源引到基層,跟基層的社區衛生中心、鄉鎮衛生院,以及診所,建立起廣泛的合作,這樣才能夠實現分級診療,讓患者在基層就能夠聯絡到全國的專家。
動脈網網友:互聯網醫院是否等同于專家會診 分級診療,如果是這樣,它和現有醫聯體會診等有什么區別?
王航:對于這個問題,我覺得很有意思。其實國家現在在推醫聯體,確實有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幫助專家資源下沉。但是在推動醫聯體的過程中,每一家只能覆蓋一小部分,不能夠調用更大范圍的高端專家資源。所以,我認為互聯網將會成為醫聯體的一個協作平臺,它能夠很好的推進醫聯體的建設,讓基層的疑難病患者和醫生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醫聯體平臺去找到全國的高端專家。
動脈網網友:互聯網醫院未來的發展,還有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王航:在互聯網醫院未來的發展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是各家互聯網醫療企業如何提升品質,以及對服務質量的控制。
最后,非常感謝動脈網安排的這次活動,非常感謝大家的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