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語文月刊(ID:yuwenyuekan)
每次大型考試后,總有一些老師很看好的學生失常發(fā)揮,沒有考到滿意的分數(shù)。
一位從教30多年的資深班主任總結了以下7類容易在考試中失誤的同學,希望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引以為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基礎不扎實的同學
這種同學最典型的表現(xiàn)是小題丟分嚴重,主要原因就是復習時沒有落實學習要求,該掌握的沒有真正掌握。
● 對策
這一類同學,課前一定要預習,并在聽課時主動參與,盡量在聽懂的基礎上做筆記,而不是一味抄筆記。實在聽不懂一定要標記出來,課下盡快找老師或者聽懂了同學給自己講講。
2、慣性思維做題的同學
這樣的同學很喜歡說“這題我做過”,但是做完就錯。因為他們總會受到以往熟題思維的影響,思考問題比較片面,易受做過題的干擾,導致解題出現(xiàn)偏差。甚至有的同學只是機械的記住了題目和答案,其實并未理解題目!
● 對策
做題時要學會思考題中所包含的知識點的運用,題與題之間的異同、聯(lián)系等。通過思考整合知識點,就會慢慢提煉出思路,以后再解這類題就會順暢很多。
3、不會審題的同學
這種同學總說自己粗心,答題答非所問。比如語文,有些同學拿到文章,還沒有完全讀懂文章,甚至還沒讀完,就著急答題。由于找不出或找不全試題中的關鍵詞,造成答題失誤和缺漏點。
● 對策
同學們應該在做題前,仔細讀好題目,尤其是幾何題,綜合題。看清題目的已知條件,轉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時將已知條件標注到圖上,才能讓做題有的放矢。
4、缺乏考試技巧的同學
這樣的同學最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做不完試卷,還有就是在一道題上花大量時間,結果得不償失,后面的題都沒有解出來。
● 對策
考試其實是有很多套路的。在考試中,拿到試卷后,先對試卷進行整體感知,初步了解下試卷的難易度,合理安排答題時間,避免會做的沒有做,不會做的卻浪費了時間的情況出現(xiàn)。解題應注意“兩先兩后”的安排:先易后難、先熟后生。答題過程中,審題要慢要細,做題要快。重視檢查環(huán)節(jié)。
5、“眼高手低”的同學
這樣的同學一般成績在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有時候比較浮躁,復習中怕麻煩,解題過程過于簡單化。復習走馬觀花,點到為止。
● 對策
A.要堅持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
B.及時查漏補缺,完善所學的知識面;
C.樹立信心,要細心、耐心、虛心地學習各塊知識。
6、心理素質差的同學
不少同學每逢考試心理就緊張。走進考場面對試卷,頭腦空白,手心出汗,就連很多平時非常熟悉的概念,公式定律也記不清楚,但一旦走出考場情況又恢復。
● 對策
這時要迅速進行心理調節(jié),使自己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tài),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調節(jié)焦慮情緒:
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yōu)異成績來不斷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到理想的成績;我雖然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決戰(zhàn)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zhàn)決勝。
7、不重視錯題的同學
很多同學在考前復習階段不重視錯題,做錯的題目連答案都不改,或者僅僅把標準答案寫在旁邊,不去總結錯誤的原因、總結正確的方法,導致考試中一錯再錯,成績難以提高。
● 對策
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學習的難點所在。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抓住重點,才能能有針對性地復習補救。所以,一定要整理一個“錯題集”,每次作業(yè)、測試和考試之后,將其中錯的題目都記錄下來,這些很可能就是同學的知識漏洞,可請家長協(xié)助督促經(jīng)常看這些題目,時間長了漏洞就會補上。
▍來源:語文月刊(ID:yuwenyuekan),家長幫尊重原創(chuà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