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漢”,因為劉邦封為“漢王”,因為“漢中”,因為“漢水”,因為“天漢”,天空中最壯麗的銀河……
語曰“天漢”,其稱甚美——蕭何
按照楚懷王的約定,先入關中者封為關中(秦)王,但項羽違約,將劉邦封在道路險阻遙遠的巴、蜀,建都漢中南鄭(今陜西漢中市區),為“漢王”。
劉邦憤怒要和項羽開戰,周勃、灌嬰、樊噲勸阻,蕭何認為雖然漢中不如關中,但也比死強,因為以現在的實力,與項羽開戰肯定百戰百??;《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而且漢王、漢中得名于“天漢”(漢水),原意是銀河,名稱非常美好。希望劉邦好好在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庇谑莿铍x開關中前往漢中,以蕭何為丞相。
“漢”,在上古專指漢水,《尚書·禹貢》就有“嶓冢導漾,東流為漢”;漢中因漢水而得名;漢水則得名于天上的銀河,即天漢。
天漢-銀河
圖片來自于網絡
《詩經·大雅·云漢》——倬彼云漢,昭回于天。
《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天漢-漢水
圖片來自于網絡
感謝劉邦、蕭何,甚至項羽,因為劉邦定都漢中,就任漢王,建立“漢國”,他稱帝后的朝代才被稱為“漢朝”“大漢”。
他的曾孫漢武帝北伐匈奴,南征南越,東設朝鮮四郡,西征大宛收西域,將大漢推向極盛,治下的臣民不再自稱“燕人”“楚人”“齊人”“吳人”,開始認同這個“唯古今世天下平,四夷降服天下寧”的偉大國家,開始自稱“漢人”。
大漢的強盛與光榮成為了以后中國人的集體歷史記憶,他們一直以自己的漢人身份而自豪,最典型的是唐朝人自稱本朝為“漢家”,自己為“漢人”,皇帝為“漢皇”,大唐軍隊為“漢兵”,甚至與吐蕃的正式盟約中稱“漢”……
“漢”超越了朝代、政權,成為幾千年來一脈相承的國家認同。
邊服胡塵起,長安漢將飛。
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
將軍三箭平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拉薩大昭寺前的“蕃漢會盟碑”
侯楊方拍攝
于是“漢”又成為地球上第一大民族的名字,“漢” 來源就是“漢中”“漢水”和“天漢”,也就是“銀河”,這就是為什么蕭何說:“語曰‘天漢’,其稱甚美”的涵義。
漢中的“天漢大橋”
《行走的歷史》紀錄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