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中秋:月明人盡望,秋思落誰家?詩情不變唯中秋: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行色匆匆的你,該停下匆匆的腳步,和家人一同賞月品茗,在古人吟詠中秋的詩詞尋回一絲生活的詩意了。
古人的生活都是慢節奏,節日無論大小,他們都會靜下心來享受,并且,還會以詩留痕。尤其是中秋,一輪明月,天下共望,更是引發詩人們的無數情絲。
中秋圓月,被視為團圓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老黃特地從歷代詩詞中精選出的十首與明月、中秋有關的詩作,與君共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點評:張九齡是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貶謫荊州,中秋之夜懷念遠方,寫了這首詩。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但又情感真摯,特別是前兩句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點評:這首詩先寫中秋月色,再寫望月懷人,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點評:這首秋歌,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丈夫(“良人”),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點評:詩歌卻以妻子的視角“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這種從對方設想的方式,寫出了一家人的真摯感情,經常被后人借鑒。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點評: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卻不是往年那個地方,自然,身邊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貶之地,物是人非,故鄉不見,孤苦伶仃。詩歌清冷至極,悲苦無形。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點評:作者蘇軾與其胞弟蘇轍(字子由)久別重逢,共賞中秋之月。如此賞心樂事,卻讓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詩歌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點評:李商隱的詩,經常帶著一種幽婉、頹廢、但又不服的氣息。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點評:中秋月圓,月光灑到庭院,院中梧桐樹影婆娑,我一人羈旅異鄉,節日里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遙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宮中的嬋娟,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樹。
團團離海角,漸漸入云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點評:一輪明月離開天涯海角,漸漸進入天云的中心,此時天地都在一輪明月的照耀之下,哪里沒有清光?!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點評:詩人年輕時曾同自己的表妹兩情相悅,但以溫馨開始,以無言結局?!笆澜缟献钸b遠的距離,不是生死,而是明明心中相愛,卻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讓人傷心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