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一個大浪淘沙英雄輩出的年代,理論上來說作為一個英雄人物應該是豪氣沖云氣勢十足,所說出來的話也應該都是有理有據讓人信服,然而在亂世之中這些英雄人物也曾經說過一些不堪入耳的臟話,并且竟然還流傳于世。
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三國時期比較出名的三句臟話,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竟然全部都是劉備的手下人說的,但是卻是一個比一個狠,能夠對敵人產生很大的殺傷力,真可謂唇槍舌劍了。
第一句就是張飛說過的三姓家奴。
這句話在三國演義中是張飛說的,主要是用來貶損呂布。呂布大家都知道,武力值在三國演義之中名列第一,沒有人對此產生質疑,然而這樣一個驍勇善戰的名將人品卻不咋樣。
根據書中描述呂布此人幾易其主反復無常,對于每個他所跟隨的人還都十分親密,比如先拜了丁原作為義父,后來為了一匹馬就跟了董卓,其后為了一個女人跟了王允,先后跟了三個不同姓氏的主公,并且成為了他們幾個的干兒子。
呂布認完干爹還不算,換下家的時候往往還將上一任干爹給殺了,人品真是差的沒話說,所以這也就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污點。
而張飛呢本就是一個心直口快的莽夫,本身的武藝也是非常高超所以也不懼怕呂布,后來在虎牢關大戰的時候對陣上呂布,一時不能取勝的情況下就開口大罵,罵人當然要揭短啦。
呂布本身別的毛病沒有,就這一個污點,而別人懼于他的威名又不敢提,張飛此刻當著那么多人的面這么罵呂布,正好戳中呂布心中最痛的一個地方,實在是扎心的很吶。
第二句還是出自蜀漢之人口中,不是別人正是忠肝義膽的關羽關二爺。
關羽被后世尊為武圣,本身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一個正直偉岸的光輝形象,竟然也曾經出口罵人。這件事情是發生在關羽投降曹操期間,當時袁紹派遣手下大將顏良圍攻曹操。
為解白馬之圍曹操親自帶領數千輕騎趕去支援,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也隨之前往。當時曹操的眾將士都被顏良虎威震懾不敢上前迎戰,曹操問關羽顏良此人看起來如何,關羽舉目一望,回答說顏良在我眼中就像是插標賣首的一個匹夫一樣。
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句話為什么是罵人的臟話。插標是什么意思呢?原來古代沒有什么人權一說,有的人家很窮就會出賣人身,這個時候就會在那些販賣的人或物后背上插個草,意思就是這件東西是準備出賣掉的。
插標賣首就是說頭上插個草準備賣掉自己的性命,關羽說這句話其實是非常狂妄的,他認為顏良的實力在自己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和自己對陣的話無異于來送死。這句話雖然很狂妄,但是也顯示出關羽的實力之強。
結局我們都知道了,關羽果然手起刀落就將顏良斬于馬下,并且能夠在萬軍叢中安然撤退,實在是英姿颯爽。可憐顏良雖是一代名將,竟成了關羽封神路上的一塊墊腳石,還被罵作插標賣首之徒。
第三個也是蜀漢之人,而且不同于上面兩位是一介莽夫武將,而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文臣謀士。
這個人就是我們熟知的諸葛丞相了,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智者形象,這樣一個儒雅之人又為何會口出臟話呢?我們都知道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打著復興漢室討伐曹賊的口號,這個時候有個老頭就站了出來開始辯解,這個人就是王朗。
王朗本來是漢朝的元老,后來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慢慢的變得位高權重升任丞相之位,王朗就在他的手下做事。
你說王朗都一把年紀了吧,作為一個老臣好好呆在京城享福不好,非要來到陣前逞一番口舌之利,想要憑借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將諸葛亮勸降,這就有點兒異想天開了吧。結果勸降沒成,反而被諸葛亮一頓數落。
諸葛亮也是個狠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一頓猛攻,什么粗鄙之言啊奴顏卑膝之徒啊諂諛之臣啊一堆帽子全往老頭身上扣,這還不算,最后更是將其罵作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還說他是斷脊之犬,真的是非常狠吶。
最后王朗終于受不了了,也有可能是心臟病發作,就這么死在陣前了。如果說前面兩位只是誅心的話,諸葛亮的一番話竟然真的可以殺人,好狠。
當然臨陣對敵本就沒有什么道理可言,唇槍舌戰也是一種本事,沒有什么可指責的,但是蜀漢這三人口中出來的話確實是夠狠的。都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這可倒好,專門揭短來的,直插心窩,罵人還不帶臟字,也算是個中好手啦!你們覺得呢?
歷史浩蕩,起起伏伏流淌至今,春花秋月已去,黎明黑暗輾轉依舊。讓我們一起見證每一個瞬間,體味每一秒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