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藝縱橫 / 公眾號:wuyizongheng 發布時間:2019-01-18
本文作者張勝利拳照
第四節 《易經》陰陽八卦化生觀念與八卦掌的關系
《周易》為我國最古老的哲學經典。據《史記》記載:伏羲作八卦,文王演周易。《易經》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通萬物之情,究天人之際,探索宇宙人生事物變化之理。《易經》哲學思想主要有二:以陰陽代表的辯證法思想。二.以八卦帶表的萬物生成的觀念。《易經》哲學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極其深廣的影響,武術文化也大量滲透《易經》思想,以作為其理論指導。具體運用八卦哲學于武術技擊理論,作為其指導原則的,當首推八卦掌為代表。
陰陽對立統一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是《易經》的最基本的思想。《易系辭》:“一陰一陽之謂道”,是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變化,無不是相互對應的陰與陽相互作用的顯現,萬事萬物神奇莫測的變化均為陰陽對應所使然。由陰陽對應觀念,衍生出了一系列對應概念:動靜、剛柔、虛實、開合、內外、進退、起伏、顯藏、攻守、始終等。這些描述事物變化的原理被吸收,廣泛用于八卦掌理論當中去,構成了八卦掌極其豐富,特色各異的技擊原理與方法。
《易經》“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是從人類兩性及動物雌雄晝夜、寒暑、日月等現象確立陰陽生化萬物的觀念。并用“—”代表陽,用“- -”代表陰,由此組合成八卦以作為宇宙萬物之根本,代表八種最基本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離代表火,巽代表風,兌代表澤,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又以八卦之中兩卦一組,錯綜配合,得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八卦掌的六十四手套路動作就是由此而來,而每一手動作又可演變為六手,計有三百八十四個動作。
八卦掌遵循易經八卦哲學,將陰陽相合,奇正相生,八卦相蕩的變化特點盡情體現于拳術運動中。《易經》曾將八卦應對人體: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易經說卦傳》)八卦掌基本上按此卦象制定步法、掌法、身法等。八卦掌的步法以圓圈為特征,象太極之形,與其它拳術多走直趟非同。在圓形線路上腳踏八卦,環顧八方,左右互換,陰陽相易。具體對照八卦掌的有:八大基本掌法、六十四手,每一手具體對應關系后章將詳細論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