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之于爸爸,是心底最柔軟的存在。對于每一個爸爸來說,最糟糕的消息之一一定包括聽到女兒說自己有男朋友了。
在爸爸心里,每一個圍在女兒身邊的男性都是不懷好意的——尤其是奪走女兒芳心的那個小子。不過,哪怕心里再不想,爸爸們也終究要面對女兒會投入到別人懷抱的事實。
17歲的索菲亞交了男朋友,這在戀愛觀念比較開放的外國,并不是什么大事,索菲亞的父母也并沒有反對或者棒打鴛鴦。
有一天,索菲亞告訴父親:男朋友跟她說當天他父母不在家,希望她去自己家里過夜,索菲亞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答應。
成年人都知道索菲亞如果答應男朋友的要求意味著什么,索菲亞的父親也不例外在聽到這樣一個消息后,如何回應女兒顯然特別重要。
索菲亞的父親并沒有如想象中那般暴跳如雷或者破口大罵,他只是平靜而溫和地問女兒:“你為什么要去他家過夜呢?”女兒說:“如果我不去,他會不高興。”
父親說:“不要因為他不高興而去他家,這不應該成為理由。你要知道,這是你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時刻,是你會銘記一生的事情,如果你確定你以后無論何時想起這件事,都會嘴角帶笑的話,就去做吧,但是如果你并不這么認為或者不太確定,那就不要答應?!?/p>
最終,索菲亞經過考慮,拒絕了男朋友的邀請。
對于一位父親而言,當女兒第一次提出要去男朋友家過夜時,內心一定是十分不情愿的,何況女兒還未成年。但是,索菲亞的父親聽了女兒的話后,卻并沒有發脾氣,也沒有替女兒做決定,而是告訴女兒“如果你不能確定你以后會不會后悔,那就不要去做”。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是敏感而倔強的,他們有了自己的主意,不再只聽從父母的想法,通常還喜歡和父母對著干,父母不說不行,說多了不行,說深了也不行。因此,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并且讓他們走正確的道路,對于很多父母而言是一道難題。
索菲亞父親對女兒提出去男朋友家過夜這件事的處理,或許能給所有家長一個啟示:當孩子面對某種選擇時,父母要做的,不是替孩子做決定,更不是發脾氣打罵孩子,而是替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說出父母的期望,最后把選擇權交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