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木大叔(ID:nanmudashu)
作者:南木大叔
今天南木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話,感慨頗多。
現代情侶的戀愛,是一場酷刑。
渴望親密,卻不夠愛也不夠親近;
期待理解,卻恰恰又最難將自己的真心和盤托出。
將這三句話透露出來的觀點,放在那些相愛過,卻因為互相猜忌,最終無法在一起的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前者更適用于女孩子的心理,后者更傾向于男孩子的想法,以至于兩顆心想要彼此依靠,卻怎么也無法真正親密。
就像朋友可可,昨天因為失戀打電話跟我訴苦,她說總覺得兩個人中間,無形中好似有一堵墻隔著,看不透、猜不透他的心。
每次兩個人一吵架,她都會胡思亂想男友是不是愛上別人了,而且都固執的誰也不先開口服輸,才會導致分手的結局。
網上還流傳過這樣的說法:猜忌一個人的常態,就是連他手機震動一下,都會覺得他出軌了。
陷入愛情的女生很容易敏感,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像是牽扯著她的心臟,胡思亂想著對方是在做著什么樣的事情。
一旦感情遇到危機,又一個不肯坦白問,一個不愿解釋說,誰也不肯打破那層窗戶紙。
其實壓垮一段感情的,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而是長年累月的猜疑彼此。
充滿了猜疑與不安的愛情,即便曾經多么深愛,最后也往往落得個無疾而終的下場。
有人說:
人在不同的階段,會對愛有不同的理解,但應該不變的狀態是,一定要讓自己舒服,對方也同樣不會感到不悅。
那些在愛情里,不以敏感多疑的態度為相處模式的感情,才足夠牢靠、穩固。
瀟瀟和男朋友在一起兩年了,因為工作問題,她常常出差,以至于和男朋友相聚的時間很少。
可他們的關系一直很穩定、甜蜜,朋友問過她,聚少離多的戀愛保鮮秘訣是什么?難道一點都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男友嗎?
她回答說:“包容和信任”,男朋友的一舉一動會給她安心的感覺,而不是讓她陷入猜忌的疲憊。
第一時間看到留言回她電話;從不會與異性有逾矩的交往;每次見面,將自己所有的思念與愛意毫無保留的傾訴給她......
他們從來不會過問對方太多的私生活,關心的只是彼此最近累不累,遇到問題送上自己暖心的關切。他們沒有成為對方不堪重負的壓力,而是成為了彼此最堅固的堡壘。
感情里最好的狀態,莫過于兩人互相喜歡,給彼此自由空間,說想念的時候,剛好對方都在,一方做任何決定,另一方都無條件支持,這段感情只關你我兩人。
因為彼此信任,不會患得患失,也沒有互相猜忌,這種沒有束縛的愛才讓人感到輕松,也能讓兩顆心靠得更近。
就像作家舒婷曾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電影《十二夜》里,張柏芝和陳奕迅原本是一對情投意合的情侶,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竟成了一場關于愛情的戰爭。
陷入戀愛的張柏芝,越來越偏執。她每天都需要問陳奕迅,至少100遍的“你愛不愛我”,甚至跟蹤他,只要是手機里收不到他的回信,就會原地爆炸。
從一開始的你儂我儂,到后來的她,為了愛變得小心翼翼,唯恐失去……
看過對她最好的形容就是:一個眾星捧月的女王,竟然成了亦步亦趨的女仆。
愛情,的確是會另一個人迷失的。
但南木希望你們明白,可以為了愛改變自己的性情,同時也要有一個安全的底線,絕不可以為了對方去卑微了自己,或是造成兩個人的壓力。
別把固執當瀟灑,別把猜測當本能,愛情需要呼吸的空間,否則,這時候的感情是最脆弱不堪的。
女孩子為什么敏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那個男孩,沒有給她足夠的安全感。
就像可可,如果在和她吵架的時候,那個男生能退讓一步,耐心解釋,結局也許就不一樣了。
就像瀟瀟,她之所以從不擔心男友離開,正是因為男友所做的一切都讓她感到安心。
沒有了安全感的愛情,就像是深處懸崖邊上,處于搖搖欲墜之中,一不留神,也許就破滅了。
就像阿蘭·巴迪歐曾說的:愛情最大的敵人,是安全感。
戀愛是一件很美好,又很神奇的事,很多人在碰上它以前是瀟灑不羈,深入其中之后,心中又說不清,道不明。
有些人會覺得,愛情走著走著就淡了。究其原因,是兩個人心態變了,沒有以信任為目的的親近了。
俄國作家伊薩科夫斯基說過一句話:
愛情,不是一顆心去敲打另一顆心,而是兩顆心共同撞擊的火花。
所以,當你們的感情遇到危機時,要先反省自己。很多時候,不是你們不愛了,而是太愛了,以至于猜測、懷疑紛沓而來。
有挽留的余地就去用力解釋,有埋藏的愛意就讓它再度燃燒你們的心房。
愛情有千百種方式,但唯一不該變的是,不論時間變化,不論人生階段,兩個人歷經風雨,還是能夠懂得珍惜、信任彼此。
南木希望你們好好愛,好好信任,亦懂得珍視對方。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