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經濟總量上看,2017年臺灣經濟總量為174446億新臺幣,折合579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2位,人均GDP24577美元,位居世界第36位,這個水平,目前處于中等發達水平。
臺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經濟發展可謂欣欣向榮。早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就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行列,但是在過去幾年,臺灣經濟發展在低速徘徊,大部分年份經濟增速不足2%。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對比如下:
韓國:GDP15380億美元,人均2.99萬美元
臺灣:GDP5793億美元,人均2.46萬美元
香港:GDP3341億美元,人均4.53萬美元
新加坡:GDP3058億美元,人均5.46萬美元
由此看來,臺灣省的GDP在亞洲四小龍里位居第二,但是人均GDP居于末位,不足新加坡的1/2。在90年代之前,臺灣的人均GDP一直都是高于韓國的。這也反映出近年來臺灣經濟發展的頹勢。
與大陸相比,GDP總量在擴大,而人均GDP在縮小。二十年前,臺灣省的GDP高居全國各省份第一,占全國的比重超過1/4,是廣東的3.23倍,而人均GDP更是大陸的15倍以上。到了2017年,臺灣省經濟總量折合人民幣為38702億元,已經不足大陸的5%,位居全國各省份第六,而中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廣東省,GDP是臺灣省的2.32倍。人均GDP方面,2017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8836美元,臺灣省的人均GDP是大陸的2.78倍。
臺灣省目前的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強的。20世紀60~90年代,臺灣通過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從而實現了經濟騰飛。目前它在電子精密儀器、半導體、IT、通訊等行業在全球仍然有不俗的實力。2017年臺灣有7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臺灣一省的GDP位居全球第22名,比瑞典、比利時這些高度發達的經濟體還要高,所以整體上看,臺灣省的經濟實力并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