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來源網絡
老人有自理能力,那么選擇獨立自主的生活挺好。但是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當自己失去自理能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你有想過嗎?
選擇去專業養老院?讓子女照顧?還是說請保姆居家照護?
現在,多數家庭是一個孩子,等孩子長大了,每個孩子會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位老人,然后,再加上爸爸媽媽,是六位老人,小兩口結婚了,就是兩個年輕人,十二位老人。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老人身體尚好,可以照顧自己就問題不大;但是,一旦有一位生病了,那子女的壓力會非常大的,如果有兩位生病了呢?
這就講到了養老的核心問題:怎么養?誰養?
現階段來說,老人老了,為什么愿意入住養老院的有點偏少?
一是錢,年輕的時候沒有多少積蓄,子女經濟也不是太好;
二是受傳統觀念影響,覺得入住養老院丟臉;
三是一些不良媒體的報道,比如網絡上謠傳的養老院虐待老人,有潛規則什么的;
四是極少數行業害群之馬,每個行業都不可避免存在害群之馬,當然這是極個別的,并不能以偏概全。
但隨著老齡化的加重以及養老行業的完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到養老院安度晚年,這是趨勢。而且我們需要正視眼下的一個迫切現實:當你不能自理了,那對一個家庭來說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不但自己難受,子女也難受。子女要上班也要照顧小的,還要分出精力(可能是很大一部分)來照顧不能自理的老人,對于沒有專業照護知識和時間的子女來說,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空巢獨居老人數量已超1億人。
這說明在我國,現有4000萬余位老人在過著無法自理的低質量生活;亦有4000萬余個家庭在承受著照護贍養一名失能老人的艱難......
所以年輕時,一定要為養老做好準備,不但是身體的,更要錢的準備!畢竟現在的養老成本不是一般的高,特別是不能自理后。
在《中國內陸退休入息策略及預期統計調查》這項調查得出的結論顯示,中國內陸一線城市平均退休目標儲蓄約為400萬元。也就是說,首先你要存夠400萬存款才能實現養老自由。
近日,有統計調查表明,中國60歲以上的退休老人大約有將近2/3(占比在65%以上)的老人,選擇的養老方式是獨居,或者說是和自己的老伴一起獨立的居住生活。
這是很多老人甚至是絕大多數老人的選擇,在自己能夠獨立自主生活的前提下,都會選擇獨立自主的生活,這是當下的一種比較常見的退休養老生活方式。
但獨居老人的風險卻非常大,我們從獨居老人遇險的案例里會發現一些共同特點:高齡、患病、無人照料、社會關系單一等,這些成了獨居老人致命的“元兇”。
那么,如果說當自己失去自理能力的時候,你會怎么選擇呢?誰來養你?
筆者從事養老10年,認識了很多養老人,有的是養老院長,有的是行業設備供應商,有的是機構設計師,有的是民政局退休領導,他們很多都把自己的父母送到了養老院,或是自己住進了養老院。
在筆者看來,入住養老院確實是很平常的事,和孩子小的時候進幼兒園一樣,我們也無需驚訝。
但有時候,我一講養老院,就有人說:“我覺得再好的條件,也比不上家里的溫暖,所以我絕對不會送老人去養老院的。”這樣的想法,可能很多人會有。
但是,四世同堂的狀態,實在是太理想化了,實際情況會復雜很多。
對待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那些有錢有閑的家庭,一切都好說;但對于大多數為生活竭盡全力的子女而言,卻是橫亙在眼前的一道現實問題。
隨著社會養老設施的進步和完善,養老院幾乎已成為老年人享受的地方。筆者從以下幾點幫你分析老人住養老院的好處。
第一:能讓老人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因為,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愛好,如寫作,畫畫,下棋,垂釣等。很多愛好,在年輕時,往往由于工作等各方面的原因,無法全身心投入。如今,年老了,如果能來到衣、食、住、行等都不用自己操心的養老院里話,那么,就可以自由的來支配自己的時間來干自己喜歡干的事。
第二:安全問題保障
老人總會遇到突發的健康問題,養老院白天和晚上都有醫護人員在,能最大限度地照顧到老人的健康。
另外,養老院配備有基礎的醫療設備和藥品,如果老人遇到突發情況,養老院能最好地應對。
第三:能讓老人的生活過得更有規律
因為,養老院的生活是十分規律。一日三餐十分準時,且實行營養搭配。另外,活動和休息時間也有人掌握和調節,使得老年人在養老院里能夠吃得香、睡得好,精神也十分好。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第四:讓老人不再孤獨
因為。進入養老院的話,可以讓老人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讓老人不再為沒人陪伴而感到孤獨。
這些是我觀察總結出來的一些在機構養老的優點,但是,也有些因素,會影響機構養老的質量。
當然,我講的只是養老的一種模式,多數人可能現在還是覺得在家里養老好。但是在未來,我們一定要有更多的養老途徑,這是整個社會一定需要的。
第四:專業養老機構提供專業照護
失能老人的護理要求比較高,需要非常專業的照顧,才能避免一些不好情況的發生,例如壓瘡等。如果沒有一個家庭成員可以全職照顧他們,那么送他們到養老院是最好的選擇。
特別是醫養結合的養老院,能提供更為專業的照護服務,住在這樣的養老院可以更好的照顧老年人。
人口老齡化就意味著需要養老服務機構,也就類似于養老院的這樣的養老服務機構也會變得越來越多,那么在這個行業內部就會形成一定的良性競爭服務體系,包括各個方面都會有一定的進步,對于老人來說選擇這樣的方式也是比較合理的。
相信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不斷加深,選擇進入養老院的老人將會變得越來越多。
如果子女有能力,那入住養老院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養老院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去處。
筆者相信,養老院會成為一個趨勢,因為對老年人來說,孤獨和疾病是最大的兩個敵人,但在養老院,它們會相對被制約。
隨著我們當代年輕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社會也越來越開明,未來的老人住進養老院可能是主要養老形態,也會是大勢所趨。
參考來源:
1.騰訊;
2.百度。